为深入贯彻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推动广大教师将全会精神及时融入课堂教学,10月27日,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进课堂暨“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集体备课会在上海大学召开。会议由上海大学教务部、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主办,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经济学院)承办。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阮青松、经济学院党委书记尹应凯、经济学院副院长毛雁冰、经济学院副院长刘康兵、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成焕、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马亮以及来自经济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管理学院、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国际教育学院、机自学院、文学院、教务部等20余名师生代表参会。上海大学教务部副部长、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负责人(上海大学)顾晓英主持会议。

会议伊始,教务部副部长顾晓英指出,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举行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建议》擘画了未来5年发展的宏伟蓝图,为深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前进方向,也为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内涵建设提供了遵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上海大学)和上海大学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经济学院)携手举办本次学习会暨备课会,旨在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把最新内容及时有效融入课程教学,推动思政课和课程思政内涵式发展,筑牢课堂育人主阵地。

高校是党的创新理论学习、研究、宣传的关键枢纽和思政课教学改革创新的重要阵地。同济大学经管学院党委副书记、教育部金融类专业教指委委员阮青松教授指出,上海大学快速组织教师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有利于推动全会精神在课堂落地生根。他以《从资本市场看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为题开展领学。阮老师围绕“从公报看未来五年重大政策预期”“公报中的科技内容亮点”“公报对中国资本市场的重大影响”以及“资本市场助力十五五规划的作用、战略地位及配套政策”等方面,结合鲜活的资本市场案例,生动解读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最新要点与资本市场的紧密联系。

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焦成焕教授介绍了上海大学构建以习近平总书记分领域思想相关课程为中心的思政课选择性必修课课程群建设总体情况,展示了“习近平经济思想”等习近平总书记分领域思想相关课程的开设方案。

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党委书记、“习近平经济思想”课程负责人尹应凯教授结合经济学科介绍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心得。为开好秋季学期“习近平经济思想”新课,经济学院团队已作好充分准备,备齐中青教学骨干团队,凝练课程大纲,设计教学模式,确定课程参考教材等。他重点介绍了新课教学的“四个注重”,即:“注重理论原汁原味学习,注重中国经济伟大实践阐释,注重经济学学科解读,注重课内课外联动”。最后,尹老师以“高质量发展”专题为例作了现场的微课展示。

在研讨交流环节,与会教师表示收获满满。他们感言,专家从学科背景出发,以金融学科视角解读了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鲜活案例讲深讲好全会精神,为我们课程思政教学实践提供了很多的灵感与启发。
顾晓英作了总结,近期学校组织评审并已公布了校级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名单。感谢经济学院作为新晋示范中心,主动作为积极承办课程思政主题集体备课会。请各中心发挥平台作用,尽快组织教师学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四中全会精神有机融入各门课程教学,推动课程思政建设走深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