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秋意渐浓,玉兰留香。10月23日,在这个承载着特殊历史记忆的日子里,一场融合艺术观赏与美育浸润的盛会拉开帷幕,“玉兰花开——2025年上海大学·城市文化品牌活动高校师生联合艺术展”走进上海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启动仪式隆重举行。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图书馆、基础教育处、上海美术学院、嘉定工业区管委会等部门领导嘉宾齐聚现场,与学校师生代表共同见证这一艺术盛会,这不仅是一次美育贯穿大中小学的创新实践,更是一次大学与附校“手牵手”的有益探索。


在学校副校长夏明帅主持开场后,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宋睿以饱含深情的欢迎辞开启了活动序幕。她以“感恩、传承、奔赴”三个关键词,道出了基础教育工作者对美育事业的坚定追求。在她看来,“玉兰花开”不仅是一场艺术的展示,更是大学精神与城市文明在基础教育土壤中的生根发芽,这份跨越学段的深情厚谊,将在孩子们心中播下美的种子,照亮他们的成长之路。

上海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何金伟的致辞将观众的思绪带入上海大学与上海这座城市同频共振的百年征程。他指出,“玉兰花开”作为上海市“人民城市·文明风采”市级重点项目,正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构建着高校、社区与中小学的美育共同体,让美的教育在大学与中小学之间畅流不息。

在温馨的赠书环节,上海大学图书馆办公室主任李柯将《上海大学志》赠予学校教师代表,这份蕴含着历史记忆的珍贵礼物,搭建起知识传承的桥梁。

赠书仪式后,策展人、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李敏教授以诗意的语言,为在场师生揭开了本次展览的神秘面纱。她从玉兰的清雅品格说到海派文化的独特气质,从高校艺术精品谈到数字美育的创新实践。在她的生动描述中,一幅融汇传统与现代、交织高校与基础教育的美丽画卷缓缓展开。

活动的高潮在剪彩仪式中到来。在现场全场的倒计时声中,与会嘉宾共同执剪,为“玉兰花开”走进上大嘉实暨“美育浸润周”活动剪彩启幕。

除了高校师生的专业作品,上大嘉实的小艺术家们也在开幕式上展示了他们的创作,用纯真的视角和灵巧的双手,向嘉宾展示了孩子们心中的玉兰之美。张懿姝笔下各地小朋友和睦相处的温馨画面,蒲漪琛织就的海派文化长卷,赵昕玥巧手捏制的非遗簪花世界,杨礼诚挥毫书就的沪上情怀,这些充满童真却不失深度的作品,赢得了现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活动的尾声,上海大学附属嘉定实验学校邱子凡、胡伟两位老师深情演唱的《玉兰花开》,将玉兰的芬芳化作动人的旋律,让城市精神在音符间流淌。随后,全体嘉宾与师生合影留念,将这份金秋的艺术记忆永恒定格。

本次展览展示的画作来自全国各地16所高校教师、画院画家和香港、韩国高校教师作品,在艺术语言和表现形式上呈现出丰富的多样性。师生们在艺术作品前或驻足细观,或轻声交流。七年级(1)班学生王妤心被一组以蓝色为基调的拓印作品吸引:“我很想了解这种层层叠叠的技法是怎么实现的,希望能在美术课上也尝试‘复刻’出来。”六年级(6)班学生赵昕悦站在一幅工笔花鸟画前细细品味:“我特别喜欢这样细腻的刻画,小鸟的羽毛根根分明,让我想起我养的小鸟。”


一树玉兰,满城芬芳。伴随着“上大嘉实美育浸润周”的开启,本次展览将持续至十月末,这场连接历史与未来、大学与中小学的艺术之旅,正在嘉实校园里徐徐展开。在这里,历史的厚重与未来的希望交汇,大学精神与少年梦想共鸣,城市脉动与校园生机相融。“玉兰花开”的阵阵芬芳,也将沉淀为校园里日日流淌的美育日常,共同滋养出更多品学兼优、心怀家国、向美而行的时代新人。

撰稿:夏明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