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学习并热议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

发布时间:2025-10-24投稿:吴琼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10月20日至23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在北京举行。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师生第一时间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并结合自身工作、学习和生活实际谈体会。大家表示,要认真学习好贯彻好全会精神,奋发有为、担当作为,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智慧力量。

王国建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 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了未来五年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战略蓝图,为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指明了更清晰的发展方向和实践路径。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是党历史上又一重要纲领性文献。马克思主义学院作为学习研究阐释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的主阵地,将把学习贯彻四中全会精神作为当前首要政治任务,深入领会全会提出的新思想、新论断、新举措,把研究阐释全会精神同推进党的创新理论体系化学理化有机统一起来,积极推动全会精神与思政课教学体系和教材体系相融合,增强广大学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

叶海涛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主持工作) 教授 全会在高质量发展、科技自立自强、全面深化改革、人民生活品质、社会文明程度、美丽中国建设、巩固国家安全等方面,为中国式现代化描绘了新的宏伟蓝图,并进行了详细部署,使人深刻感受到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定力和为人民谋幸福的坚定决心。作为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我深受鼓舞。全会精神不仅是开展教学工作的理论指引,也是提升科学研究的行动指南。在后续工作中,我将立足本职岗位,认真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融入教学和科研之中,勇于担当,积极作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张高峰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聚焦全面深化改革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秉持六个坚持,擘画“十五五”发展新蓝图,为新时代新征程指明了方向。作为党员干部,将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立足本职岗位,以“三个聚焦”践行使命担当。一是聚焦政治引领,协助推进将全会精神融入思政课教学与科研,进一步筑牢教师思想根基;二是聚焦纪律保障,以规划为指导,强化监督,紧盯师德师风、学术诚信等关键领域,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三是聚焦责任担当,践行“人民至上”理念,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切实解决师生关切的急难愁盼问题,以严实作风护航学院高质量发展。

申小翠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教研部党支部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教研部主任 教授 作为思政课教师兼基层党支部书记,深入学习全会公报,我既为“十四五”时期国家发展的亮眼成就倍感振奋,更对“十五五”时期的战略部署满怀使命共鸣。全会擘画的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既为思政育人锚定方向,也为基层党建提供根本遵循,让我在“传道授业”与“凝心聚力”的双重岗位上,清晰找准了践行初心的路径。全会号召全党“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共同奋斗”,这既是沉甸甸的责任,更是砥砺前行的荣光。我深知,党的创新理论需从宏观阐释向微观实践下沉;也明白,基层党建要与中心工作深度融合。今后,我将以“双岗联动”践行使命:课堂上,把全会精神化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的鲜活素材,将党的最新创新理论融入实践教学,引导学生从国家蓝图中锚定个人奋斗坐标;支部工作中,带领党员开展全会精神宣讲,让政策声音走进千家万户,凝聚起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磅礴力量。

艾慧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教研部党支部书记 副教授 研读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字里行间满是奋进力量,令人备受鼓舞。全会对“十四五”时期极不平凡的成就进行总结,让我深刻感受到中国经济的韧性与制度优势,这些成就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的能力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公报对“十五五”时期的擘画更显远见卓识。“六个坚持”原则筑牢发展根基,“科技自立自强”“发展新质生产力”等部署精准把握时代脉搏,“人民至上”始终锚定民生根本。这不是抽象的蓝图,而是关乎每个人的美好愿景。作为新时代的追梦人,我深知“十五五”承前启后的重要性。全会号召凝聚奋斗力量,这让我明晰方向:唯有将个人目标融入国家发展大局,在实践中勇担责任,方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共赴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约定。

李晨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部党支部书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闭幕,研读全会公报与规划建议,字里行间的使命担当与宏伟蓝图令人心潮澎湃。这场在关键节点召开的重要会议,既是对“十四五”极不平凡历程的总结,更是对“十五五”征程的全面部署,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了强劲动力。全会高度评价的“十四五”成就,是最生动的时代注脚。“十五五”规划建议提出的“六个坚持”原则与八大发展目标,勾勒出清晰的奋进路径。作为时代浪潮中的一员,我将深入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内涵,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接续奋斗”的姿态落实全会部署。

管坤 思想政治教育教研部 讲师 二十届四中全会高度评价“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并对“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进行了谋划。全会锚定二〇三五年的阶段性发展目标,从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等方面进行了未来五年的详细部署。全会始终贯穿人民至上理念,从民生保障到文化繁荣,从扩大开放到改革深化,每一项部署都扎根群众需求、着眼民族复兴。今后我将持续深学细悟全会精神,把会议精神融入教学科研工作中,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贡献力量。

刘冰 哲学系党支部书记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公报,不仅描绘了国家未来发展的蓝图,也为高校思政课教学提供了新的价值参照,让铸魂育人这项核心任务有了更精准的方向依托。作为一名高校思政课教师,在面向未来的教学工作时,需要以守正创新为核心思路激活课堂: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目标,主动探索新的理念与方法来丰富教学形式,让学生在形成理论认同的过程中,清楚把握自己的青春责任与使命。

姜鑫源 2025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擘画了清晰航向。今后,在基层宣讲中,我们将以鲜活案例解读规划的民生部署与产业布局,让群众听得懂、能共情;在社会调研中,将聚焦乡村振兴等关键议题,形成助力政策落地的青春提案;在理论学习中,聚焦党的领导制度优势转化等重要课题,以扎实理论回应实践诉求;在思想传播中,通过主题宣讲会、红色文创设计等青年化载体凝聚奋进共识,努力以青春力量让全会精神在基层一线和青年群体中落地生根。

邓昊琳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二党支部书记、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聚焦未来五年发展,以高瞻远瞩的视角进行顶层设计,以深谋远虑的智慧作出战略擘画,是一次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奋勇向前的总动员、总部署,也为我们青年学子指明了未来前行的方向,激励我们始终保持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秉持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向着宏伟目标不断迈进。身为研究生党支部书记,我将自觉担当起引领重任,积极引导广大党员深刻认识到,只有将个人的“小我”融入国家发展的“大我”之中,才能找到人生的坐标与价值。鼓励党员和青年同志们在实际行动中,大力发扬实干精神,主动迎接挑战,在实践的熔炉中锤炼本领、提升能力,在“十五五”征程中绽放出属于我们这一代青年的青春光彩,为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

王卓曲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第三党支部书记、2024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不仅擘画了国家发展的宏伟蓝图,也为青年学子指明了奋斗方向。作为研究生,我深刻体会到,无论是宏观的国家发展还是微观的学术科研,都需在既定框架内守正创新,将制度优势转化为实践动力。我们青年学子生逢其时、重任在肩,更应立足专业领域,将学术追求融入国家发展大局,致力于前沿探索与关键技术攻关,以严谨求真的科研态度服务于治理实践中的复杂问题求解,始终以“真理的追求者、实践的践行者、信仰的传播者”自勉,最终实现“读万卷书”与“行万里路”的统一。

赵洪桢 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生党支部书记、2023级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博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十五五”规划的制定指明了方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通过对会议精神的学习,我深受启发。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我深知应该及时跟进国家发展方向,主动学习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十五五”时期将是中国式现代化蓬勃发展的新时期,我们应当立足专业领域,秉持创新精神,以强国建设为己任,用专业所学叙事科学理论,以实际行动推动全会精神落地生根,奋力践行新时代青年的责任担当。

陈浩楠 2025级中共党史党建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的全民族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为我们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锚定了阶段目标!“行百里者半九十”,幸福生活是靠持续奋斗创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依然需要“乘风破浪”“披荆斩棘”。作为党史党建专业的学生,我们要深刻领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要以“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的精神,积极推动和加强“党的建设”方向的研究,为建设坚强有力、纯洁干净的马克思主义政党贡献力量!

张萌 2022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生 作为学生党员,在认真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后,我倍感振奋与责任在肩。全会系统擘画了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宏伟蓝图与实践路径,充分体现了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谋划和继往开来的历史担当,彰显了“中国之治”的深厚底蕴与强大生命力,让我对中国式现代化的前景充满信心。青春的价值,就在于把理论认同转化为行动自觉,把时代机遇转化为责任担当。我将以实际行动践行全会精神,既做理论学习的传播者,也做实践建功的开拓者,为实现“十五五”时期新的历史成就与辉煌贡献自己的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