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举办“习近平文化思想”专题讲座,邀请中国文化软实力研究中心主任、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国家教材委员会专家委员会(马工程)专家委员张国祚教授主讲。讲座由马克思主义学院主持工作副院长叶海涛教授主持。

张国祚教授首先指出,习近平文化思想具有理论性、指导性、概括性和广泛性的特征,是“四个自信”中“文化自信”的集中体现。“文化”,尤其是宣传思想文化,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的长治久安,事关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是极其重要的工作。
张教授从历史经验和依据出发,论证了宣传思想文化和意识形态的重要性。他指出,以史为鉴,前苏联解体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全面滑坡、僵化与意识形态的崩溃,直接导致了苏联后续的衰弱和解体。同样,在中国的发展历史中,曾一度出现过科技领先欧洲国家的情况,但是由于明朝实行海禁之后,思想文化日趋闭塞,最终错失了发展机遇,以至于世界格局发生重大变化,西强东弱的格局在16世纪之后慢慢形成。
张教授强调,任何国家的发展都需要两条腿,一条是物质硬实力,另一条是文化软实力,硬实力不行则一击即跨,软实力不足则不战自败。无论是和平年代还是战争时期,文化软实力都必须认真地对待,必须固守意识形态的阵地,必须牢牢把握思想文化的宣传话语权。五千年的兴衰历史证明了文化的重要性,而今天,得益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已经看到了曙光,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

讲座最后,张教授号召师生共同深入学习并实践马克思主义,深入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叶海涛教授总结时表示,马院全体教师应认真学习张教授的讲课方法,将生动的案例活用于思政课堂。同时,思想资源之间存在着联系,研究过程中也可以用其他方面的资源来印证文化思想的重要性,为科研工作添砖加瓦。(供稿:归润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