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0日,“沪港同心青年学生实习计划”开营仪式于上海大学延长校区电影大楼顺利举行。


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陈东,沪港社团总会秘书长张雯,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曹为民,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竺剑,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丁友东等领导嘉宾出席仪式。来自香港演艺学院等高校的香港大学生、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师生代表及谢晋党支部党员同志等共同参加开营仪式。活动由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倪瑜主持。

曹为民致欢迎辞
活动伊始,上海大学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教师工作部部长曹为民代表校方致欢迎辞。他期望通过此次上海之行,广大青年能将个人理想追求更深融入国家发展伟业;更期待沪港青年在交流中探索文化、艺术发展的新路径,为深化沪港合作、推动中华文化繁荣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竺剑介绍活动背景
随后,上海大学未来技术学院党委书记、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副秘书长竺剑对活动背景进行介绍。他着重阐述了“沪港同心青年学生实习计划”与上海大学的缘起及部分相关研学项目,强调加强两地文化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并表示青年承载着未来的希望,热忱欢迎香港学子常来上海交流学习。

丁友东介绍学院情况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丁友东向实习团作学院情况介绍,系统回顾学院发展历程,深入阐释人才培养理念,将电影学院的办学特色总结为“学院即片场”、“艺术融合技术”与国际化开放交流三点,使与会人员更加全面、深刻感受学院的学科优势与办学理念。

开营打板仪式
陈东、张雯、曹为民、竺剑、丁友东等领导嘉宾与实习团代表共同参与开营打板仪式,清脆的打板声象征着2025年“沪港同心青年学生实习计划”正式启动。



陈东作主题讲座
开营仪式后,上海大学海派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上海市委宣传部原副部长陈东进行题为《从<繁花>现象浅谈海派文化的独特魅力》的主题讲座。陈东从中国电影发祥地上海与海派文化谈起,深入剖析了王家卫导演电视剧《繁花》的创作背景、重要场景、独特美食及艺术特色等。她指出,《繁花》巧妙运用上海方言与经典金曲,以独特叙事展现了沪上风土人情与时代变迁,是海派文化的一次生动呈现。讲座指出“开放、创新、包容”的海派文化特色,勉励沪港青年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


参观上海电影学院电影大楼

参观虚拟摄影棚

参观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讲座结束后,上海电影学院师生代表及谢晋党支部党员同志陪同实习团,依次参观学院电影大楼、虚拟摄影棚及上海电影特效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通过现场观摩与交流,沉浸式体验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最新成果。


学习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
当日下午,上海电影学院师生代表、谢晋党支部党员同志与实习团成员们共赴上海电影博物馆进行专题学习。通过观摩历史影像、经典道具以及早期设备等,深入探寻上海电影的百年发展历程,深刻体悟海派文化的精神内涵。同时,青年学子也围绕所见所感展开交流,彰显出青年学子在文化传承与创新方面的高度共识与责任担当。
本次“沪港同心青年学生实习计划”不仅是沪港青年专业互鉴、思想碰撞的重要平台,也是上海电影学院谢晋党支部贯彻落实“研行中华,燃创未来”研究生新时代伟大变革暑期实践活动精神,探索党的建设与高等教育事业深度融合,以高质量党建引领高校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实践。谢晋党支部将本次实践活动为契机,努力将支部建设成思想引领强、服务能力强、组织能力强的基层战斗堡垒,为推动区域协调发展贡献青年智慧与影像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