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自行车队在2025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中斩获佳绩

发布时间:2025-07-28投稿:周燕 部门:体育学院 浏览次数:

7月17日至24日,由中国学生体育联合会主办的2025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在内蒙古包头市石拐区举行。本届赛事汇聚了全国18个省区市53所高校的300余名精英选手,其中不乏洲际队车手与专业高水平选手,而上海大学自行车队以黑马之姿,斩获8项佳绩,包括场地男子团体竞速赛季军、场地混合团体接力赛第五名、场地女子团体竞速赛第六名、场地女子个人淘汰赛第六名等。赛事期间,队员们充分展现了卓越的体能储备和专业技能,通过精准的战术执行与默契的团队配合,将个人技战术水平与集体协作能力发挥到极致,所取得的成绩不仅刷新了我校在国家级自行车赛事中的历史最佳战绩,更展现了上海大学在体育竞技领域的快速成长。

1.png

经过社团初选与车队综合考核的严格筛选,上海大学自行车队最终组建了一支由14名精英队员组成的参赛队伍,代表学校出战本届中国大学生自行车锦标赛。这支队伍将参与公路赛、场地赛两大类别共10个项目的角逐。优异成绩的取得源于日积月累的系统训练——队员们科学协调学业与训练,每周固定开展竞速集训与休闲骑游相结合的特色活动。这种“以赛代练”的模式不仅提升了队员间的战术配合默契度,更锻造出关键时刻能协同作战的团队战斗力。

2.jpg

本届参赛阵容汇聚了各院系的骑行精英:钱伟长学院蒋行健、理学院郝度、余慧君、王晓豫,法学院张仕豪,机自学院乔秋语、马文博,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孙煜,中欧工程学院盛晨、曹屹晨,文学院沈慕禛,通信学院巨国臣,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邹德龙,以及材料学院邵逸非、朱明凯。队员们的年级横跨本科至博士研究生阶段。

3.png

在扣人心弦的场地男子团体竞速赛中,张仕豪、盛晨、邹德龙三位选手以预赛第六的成绩晋级,上演精彩逆袭。1/4决赛遭遇劲旅长安大学队时,队员们配合默契,保持完美队形,始终保持前后车半米内的最佳距离,将空气动力学用到了极致,最终以0.4秒优势成功“复仇”,一雪去年贵阳全国赛男团半决赛1.3秒惜败之憾,历史性摘得铜牌,登上领奖台。

6.jpg

场地混合接力赛中,张仕豪、邹德龙、曹屹晨、余慧君、沈慕禛同学配合默契、发挥稳定,获得第五名。

7.jpg

在场地女子个人淘汰赛预赛中,沈慕禛 、余慧君、孙煜同学分别获得第5、第9与第13名,沈慕禛同学进入半决赛,并保持住了预赛的状态,稳定发挥,最终获得全场第六名。

8.jpg

场地女子团体赛中,王晓豫、孙煜超常发挥,获得第六名的同时取得了她们的最佳成绩。

9.jpg

在场地女子个人赛中,王晓豫同学获得第13名,同样取得了她个人最佳成绩。

10.jpg

在场地男子个人赛预赛中,盛晨同学位列第五,晋级决赛。巨国臣、邵逸非分列23、34名。在决赛中,盛晨同学为之后的男子团体竞速赛保存体力,放弃获得奖牌的机会,最终收获第12名。虽然具备冲击奖牌的能力,但为集体利益放弃了个人利益,“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得到具象化的演绎。

11.jpg

在场地男子个人赛预赛中,盛晨同学位列第五,晋级决赛。巨国臣、邵逸非分列23、34名。在决赛中,盛晨同学为之后的男子团体竞速赛保存体力,放弃获得奖牌的机会,最终收获第12名。虽然具备冲击奖牌的能力,但为集体利益放弃了个人利益,“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得到具象化的演绎。

12.jpg

在场地男子个人赛预赛中,盛晨同学位列第五,晋级决赛。巨国臣、邵逸非分列23、34名。在决赛中,盛晨同学为之后的男子团体竞速赛保存体力,放弃获得奖牌的机会,最终收获第12名。虽然具备冲击奖牌的能力,但为集体利益放弃了个人利益,“胸前的国旗永远大于背后的姓名”得到具象化的演绎。

13.jpg

在男子公路团体计时赛中,蒋行健、邵逸非、朱明凯、郝度同学获得了第26名。虽然郝度同学在开始不久爆胎退赛(本次比赛不设立中立区,也无队车跟随),但其他三位同学临危不乱,及时调整战术,积极轮换,最终安全完赛。

14.jpg

15.jpg

此次车队出征,特别值得称道的是邵逸非、巨国臣二位“技师车手”的卓越贡献,虽然秩序册上只有乔秋语一名专职技师,但密集的赛事安排,不断变化的赛道路况,使得14辆赛车的维护变得异常繁重,二位车手在夜里变身技师,保障所有赛车第二天“焕然一新”;赛事期间,朱明凯同学在训练中发生机械故障,缺失了非常规备件,邵逸非同学骑车30多公里往返包头市区与驻地之间,采购配件,保证选手们后续能正常参赛。三位技师同学在每日比赛结束后维护每一辆赛车至深夜,确保所有赛车始终处于最佳竞技状态。选手们取得优异成绩,正是得益于他们的专业保障。

未来,我们将总结过往经验,继续活跃于各类自行车活动中,与更多优秀的队伍交流竞技、共同提升;引入运动科学训练体系,优化训练方案,向更高赛事荣誉发起冲击;坚守骑行初心,通过举办体验课程、参与公益活动等方式,持续扩大自行车运动群众基础,吸引更多人参与到这项运动之中。当转动的车轮丈量着追梦的里程,当挥洒的汗水浇灌着体育的希望,这支永不停歇的队伍,必将用飞驰的车轮拓展更广阔的体育疆界!

1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