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奔赴山海 共启新章”上海大学法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07-04投稿:杨晓彤 部门:法学院 浏览次数:

6月30日下午,上海大学法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在上海大学图书馆报告厅顺利举行!法学院2025届本研毕业生、毕业生亲属和校院领导、老师以及校友等400余人共赴毕业之约。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贵州海瞰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上海大学校友会贵州校友分会副会长、法学院2010届校友戴菲,浙江勇往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院2011届校友朱国勇,法学院党委书记徐国明老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李凤章教授,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伟副研究员,副院长袁真富副教授,副院长袁曾副研究员,教师代表文学国教授、李清伟教授、李俊峰教授、李智教授、史长青教授、曹薇薇教授、芦雪峰副教授、刘晓副教授、王涛博士、洪凌啸博士、郭娜娜博士,少数民族学生结对导师冯兆荣、姜继平、丁佩莉、胡振荣、姚秀琴老师,以及本科生辅导员林建玲、公建华、王琦老师,研究生辅导员杨晓彤、朱佳老师,办公室主任江晓双老师、本科生教学秘书王芳老师、组织员蒋英燕老师等出席典礼。典礼由法学院2025届硕士毕业生万旭阳,法学院2025届本科毕业生袁皞主持。

在毕业典礼开始前,承载师生满满回忆的2025年毕业生暖场视频唤起师生们的回忆。相伴着夏子轩、万旭阳、周传亮、罗晨辉、袁皞、万宇彤六位同学用美妙的歌声点燃了全场的氛围。在雄壮的国歌声中,毕业典礼正式拉开帷幕。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为全体毕业生送上诚挚祝福与殷切嘱托,鼓励同学们在面对复杂社会环境与就业形势时保持积极的态度,通过这三句充满哲理的箴言,鼓励大家以开放心态、全面认知和人格平等的理念迈向未来,保持扎实与自信:“古今一也,人与我同耳”,寄语同学们学会换位思考,更好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兼听则明,偏信则暗”,警醒大家要有意识地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保持全面的认知,避免陷入信息茧房;“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工作中尊重他人,以真诚和善良对待。最后,段书记以于右任老校长与钱伟长老校长的“大任于斯,江山有待;伟业流长,自强不息”寄语全体毕业生,激励大家坚守信念,勇敢追梦。并衷心祝愿同学们前程似锦,未来可期!

搏浪扬帆,硕果盈枝

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伟副研究员介绍法学院2025年毕业生的整体情况。2025年,法学院共有141名全日制硕士研究生、106名本科生和47名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顺利毕业,涌现出荣获上海大学本科生最高荣誉校长奖学金、上海市奖学金及法学院最高荣誉法学之星等的多名优秀学生,其中40余名同学前往中国人民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厦门大学、伦敦国王学院、悉尼大学、波士顿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国内外知名学府继续深造,升学深造率再创新高;学院本科生中夏党支部全体党员已达到86.67%的阶段高质量就业。百余名毕业生已经落实政府公务员、律所、公司法务、事业单位等就业去向,充分彰显学院卓越法治人才的培养成果。

在法学院求学期间,有这样一群同学,他们以笔为剑,以梦为马,在学术研究、专业实践和社会服务中取得了优异成绩。他们在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摘得全国模拟法庭大赛桂冠,长期坚持法律援助志愿服务,用实际行动诠释了“自强不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校训精神。由法学院党委书记徐国明老师宣读了2025届优秀毕业生表彰决定,并为他们颁奖。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5届本科毕业生代表万宇彤同学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为主线,回顾了在法学院四年的学习和成长历程,分享了自己在法学专业上的探索与收获,以及在自我认知和人生选择上的思考与感悟。同时,也表达了对母校、老师、同学的感激和不舍之情,对同学们未来发展的美好祝愿,以及对法学院和母校的真诚祝福。

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5届硕士研究生代表魏振同学向辛勤培育学子们的老师致谢,向同窗道珍重,并向承载青春记忆的校园告别。他以“担当、团结、感恩”三个关键词回顾求学经历,分享了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实践、团队协作的成果以及对师长、同窗和家人的感谢,鼓励同学们毕业后继续与优秀者同行,保持 “敢担当、善团结、懂感恩”的品格,热爱生活、学习与法治,勇敢追梦,笃定前行,不负过往,不惧未来,逐光而行,茁壮成长,而一句“心中泮池水,一生上大人”更激励同学们怀揣信仰与品格,勇敢迈向人生新征程。

自2015年上海大学离退休老干部与法学院少数民族学生结对项目启动以来,离退休党委32党支部的老同志们与100多名新疆、西藏学生结对,从思想、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给予悉心指导和关怀,助力他们成长成才。在毕业典礼上,少数民族毕业生代表向结对导师代表冯兆荣、丁佩莉、胡振荣、姜继平、姚秀琴老师献花,表达崇高的敬意和感恩之情。

随后举行的是2025年“尚法·国勇"奖学金颁奖仪式。法学院的发展一直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尚法·国勇”升学就业奖学金,旨在表彰和奖励在学业上勤奋努力以及在就业方面表现突出的浙江籍学生。浙江勇往律师事务所主任、法学院2011届校友朱国勇先生为获得“尚法·国勇”奖学金的同学颁奖,并祝贺大家毕业快乐。

谆谆教诲,殷殷嘱托

上海大学法学院经济法教研室主任李俊峰教授作为教师代表向毕业生们送上三点寄语。其一,“不要怕”,既不要畏惧求职求学之路上的难题,艰难险阻咬牙亦能闯过,也不要害怕未来的不确定性,将其视作创造无限可能的机遇,坦然欣然面向未知。其二,“要向善”,同学们未来从事法律相关职业,一举一动关联重大利害,当以良善之心用能力、掌权力,哪怕是微小地让世界更美好,也能收获相应的回报。其三,“爱智慧”,法律人要拥有洞察事物本质的智慧,这不仅是爱知识、爱思考,更是对真理的热切渴望,在实践中把握权衡抉择,做到终身学习、独立思考,不盲目、不固执,以此从容应对世间万象。最后,老老师嘱咐学生们常回母校看看,并祝愿毕业生们事业有成、生活幸福。

贵州海瞰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上海大学校友会贵州分会副会长、法学院2010届校友戴菲女士作为杰出校友代表发言。她回顾自身从毕业时的迷茫忐忑,到如今在法律行业多年摸爬滚打积累下的经验,向学弟学妹们真情分享成长心得。建议毕业生们勇敢尝试不同职业选择,保持法学思维的锐度,同时注重人脉拓展与维护,以务实态度实现长远发展,并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追求梦想。戴菲校友鼓励学弟学妹们在择业时坚持自我,不要被他人标准束缚,无论从事何种职业,都应秉持法学思维,以逻辑、权利意识和公平精神为未来赋能,乐观豁达地面对未来,不改初心,既有乘风破浪的勇气,也有接纳平凡的智慧。

场中洪凌啸博士、2025届硕士研究生谭江合作贡献一场意犹未尽的歌曲串烧,以及2024届校友、上海申新律师事务所周国奇的脱口秀,为典礼的进行增添一份欢乐的气息,调动了现场参与人员的热情气氛。

在法学院的毕业典礼上举行毕业生法律人宣誓仪式,是法学院多年来始终坚守的庄重传统。在2025年毕业生法律人宣誓环节,上海市优秀毕业生、2025届硕士研究生代表高越带领全体毕业生再一次重温法律人誓言,表达了毕业生们坚守法律人理想的坚定信念。

坚守初心,逐梦远航

在随后举行的校友联络员聘任仪式环节,由法学院党委书记徐国明老师为各位校友联络员颁发聘书,寄望联络员们加强与同级同届同学的沟通联络,为密切校友与学校学院之间的联系,团结凝聚广大校友,关注支持母校发展而贡献力量。

海天万里,功业可期

随后,举行的是毕业生最期待、最庄重的学位授予仪式。法学院副院长袁真富副教授宣读法学院2025年毕业生学位授予决定。

校党委副书记段勇教授和法学院院长李凤章教授分别为毕业生拨流苏、授证,法学院副院长袁真富副教授、袁曾副研究员分别为毕业生赠送贺信。

图片1.png

上海大学法学院院长李凤章教授向全体毕业生致以衷心祝贺,并给予殷切期望。他坦言,当今世界充满不确定性和挑战,但同学们凭借理性和坚定,能够变得值得信赖。强调在AI时代,法学院毕业生应努力成为合格的“私民”,即民法意义上的独立个体。他引用经典,结合民法典颁布的背景,阐述了民法培养独立、理性、负责个体的重要性。李院长鼓励毕业生正心诚意,学会理性决策,承担责任,并从民法的三大原则出发,塑造成为生活的强者。面对未来困难,他鼓励同学们铭记总书记的话“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并牢记“自强不息”的校训精神,践行“恪正克坚”的院训要求,期望大家拥有识破险恶的智慧和承受困难的坚韧,扬帆出海,一路劈波斩浪、勇往直前。

在民商法教研室刘小旋老师、辅导员王琦老师,毕业生万旭阳、仇晨昊领唱的《明天会更好》的优美旋律中,上海大学法学院2025年毕业典礼暨学位授予仪式落下帷幕。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衷心祝愿上海大学法学院全体2025届毕业生毕业快乐,在奔赴山海的新程中心中有梦,眼里有光,脚下有路,一路繁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