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青携手 共赋新声——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与“青马之声”宣讲团结对共建

发布时间:2025-05-26投稿:吴琼 部门:马克思主义学院 浏览次数:

1748250789665.png

5月23日,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与马克思主义学院“青马之声”宣讲团共建协议签字仪式顺利举行。双方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讲话精神,以“共建共创、发展共赢”为目标,以党建引领,充分发挥“五老”队伍优势和作用,创新理论宣讲形式,打造“银青结合”的理论宣讲共同体,助力青年学子成长成才,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在校内外广泛传播。

原校党委副书记、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名誉团长毛杏云,原校党委副书记、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团长欧阳华,校离退休工作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成员,“青马之声”宣讲团指导教师,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与“青马之声”宣讲团成员代表等参与此次活动。活动由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张印兰主持。

图片2.png

欧阳华团长从“四大特性”“四大先进性”“四个始终”等角度介绍了“快乐百岁”讲师团的相关情况。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现有成员如戴世强、毛杏云、沈学超、胡申生、曾文彪、张丹华、安山及“三毛”饰演者王龙基等33人,菜单90余个,是“市委老干部局三家下基层宣讲队”之一。讲师团深耕理论宣讲,积极发挥“老同志”的政治优势和经验优势,始终以“银发力量”传递信仰火种,以三尺讲台担道义践行初心使命。他表示,未来,“快乐百岁”讲师团将继续依托百年上大的红色资源,以百倍热情努力奉献,期待“银”“青”两个宣讲团结对共建、互促互学,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新力量。

“青马之声”宣讲团团长赵紫玥同学介绍了团队基本情况。作为全校唯一五星级思想政治类社团——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青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习会的品牌项目,“青马之声”宣讲团秉持“在马研马、在马学马、在马信马、在马宣马”的理念,依托“五进”宣讲模式,探索主题化宣讲、项目化运作的新形式,致力于用“青年味”将理论的种子播撒到更广阔的天地。社团和宣讲团先后荣获“上海市优秀大学生理论学习型社团”“上海高校活力社团”等,宣讲辐射影响力大,育人成效显著。

活动中,双方聆听了“快乐百岁”讲师团成员谢卫东工程师(曾任上海铁路分局安全监察委员会主任)带来的《“八纵八横”——中国高铁陪跑、伴跑、领跑的创新之路》以及“青马之声”宣讲团成员张萌、纪欣宇展示的《沪遵同行,山海共情——让遵义会议精神永放光芒!》精彩微宣讲展示。

原校党委副书记、“快乐百岁”讲师团名誉团长毛杏云作视频寄语。她希望所在团队成员铭记“快乐百岁”讲师团成立的初心使命,善用校内外资源与平台,与新一代青年积极合作共创,永葆理论宣讲的青春活力。

马克思主义学院老教授协会会长、学院关工委常务副主任胡申生指点青年宣讲员要学会调动宣讲气氛,“银青”之间要相互取长补短,共同学习进步。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张高峰表示,微课展示是“银发”与“青丝”的对话,是一次传承与创新的接力,这种宣讲新范式更是一堂生动的思政课。

校党委教师工作部副部长、“青马之声”宣讲团指导教师张富文鼓励青年师生们要深刻学习老前辈们的情怀、格局和精神。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青马之声”宣讲团指导教师王金伟表示此次共建共创活动是马克思主义学院长期以来老中青“传帮带”机制的最佳体现,双方要做到“美美与共”,用经历、情感、实践去讲好中国故事。“青马之声”宣讲团成员杨芯懿、于正坤两位同学也分享了学习体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王国建对上海大学“快乐百岁”讲师团助力学院人才培养表示衷心感谢。他表示,理论宣讲是马克思主义学院人才培养的重要载体,期待双方打造“银青携手、薪火相传”的理论宣讲新范式,助力学院和学校的人才培养工作更上层楼。

离退休党委副书记(主持工作)林桦表示联建共创实现了“老中青”三代智慧和精神的传承,未来将继续搭好平台,持续推动离退休干部与青年学子的常态化联动,促使两代宣讲团相互学习、共同进步,打造一支理论扎实、活力充沛的高质量的宣讲队伍。

“快乐百岁”讲师团作为上海大学党的创新理论传播的“银发先锋”,始终以丰富的阅历和深厚的理论功底传递着信仰力量;而“青马之声”宣讲团作为青年学子中的理论传播新锐,用青春力量诠释着时代精神。未来,双方将在师资互聘指导、平台资源共享、宣讲合作共创、人才培养联动等方面深入共建共创,以“共学、共研、共讲”为纽带,构建“老有所为”与“青年成长”双向赋能的长效机制,打造“银发领航+青年续航”的上海大学理论宣讲创新品牌,为学校的人才培养注入新活力,让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声”入人心。(撰稿:韩瑞玲;摄影:杨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