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2016“国际大师讲坛”系列讲座之(十七)成功举行

发布时间:2016-11-02投稿:戎艳 部门:国际事务处 浏览次数:

       2016年10月28日下午,上海大学“海外高端专家引智专项”2016国际大师讲坛迎来了美国科学院、美国科学艺术研究院院士,美国加州理工学院终身教授William A. GoddardⅢ。他在宝山校区乐乎新楼学海厅为大家奉献了一场以“科学生涯的思考:给下一代人的建议”为主题的精彩报告。本次讲座由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刘轶老师主持,上海大学党委书记罗宏杰教授致欢迎词。来自全校众多院系的教师、本科生、研究生近150人参加了本次讲座。

       William A. Goddard III教授娓娓讲述了自己的生活经历,与上海大学的师生共同分享成为一名成功学者的经验。直至79岁的今天,他每天只睡四到六个小时,依然保持着机器一样的高强度工作状态。无论在美国社会,还是在文明世界的任何角落,他都堪称一个传奇一般勤奋成才的励志典范。所有这些给正走在科研之路上的年轻学子以指引和启发。

       大师的演讲给了现场的同学很多新的思考和启发,到了提问环节,现场气氛更是活跃,来自各学院各国家的师生提出了许多高质量的问题,Goddard教授对每一个问题进行了细致和深入的回答,并且带给同学们更多国际化的视角和更深入的思考,现场,他极具绅士风度的个人魅力也一度掀起现场的小高潮。此次讲座最终在同学们意犹未尽的热烈掌声中落下了圆满的帷幕。

       戈达德教授是国际理论计算学界的常青树,世界级著名理论计算物理化学家,他是发展量子力学、力场、反应动力学、电子力场、分子动力学和蒙特卡洛方法,进行材料性能预测的先驱者。他积极将这些方法应用于研究陶瓷、半导体、超导、热电、金属合金、聚合物、蛋白质、核酸、药物配体、纳米科技和含能材料,取得了若干重要成就。截止目前,他发表文章超过1165篇,H因子(评价科学家科研绩效的指数)129。多次被评为世界化学领域高被引科学家。戈达德教授不仅是理论家,也是实验家,他一直致力于让科学理论付诸实际应用的工作,他倡导“从第一英里到最后一英里”,亲身实践于理论设想的市场化和商品化。他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尤其是与当今世界息息相关的健康、能源等方面。

                                                                 国际事务处

材料基因组工程研究院(MGI)

理学院物理系/量子与分子结构国际中心(ICQ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