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小松——《仰望星空<抬头看>》讲座成功举办

发布时间:2023-10-16投稿:王超 部门:上海电影学院 浏览次数:

微信图片_20231016120311_副本.jpg

10月11日,著名音乐家、著名电影音乐作曲家瞿小松为上海电影学院师生带来《仰望星空<抬头看>》的学术讲座。何小青院长出席致欢迎辞,何小青院长在致辞中表达对瞿小松老师的感谢,并向瞿小松老师颁发了上海电影学院特聘教授聘书,何院长还表示,上海电影学院将在即将启用的新大楼中设置瞿小松大师工作室,未来与更多同学一同探索音乐的灵韵。

此次讲座由张婷婷教授主持,影视艺术系副主任祝明杰、上海电影学院导演专业负责人杨洋、专业教师孙宁参加了此次讲座。

微信图片_20231016120322_副本.jpg

瞿小松先生是世界著名音乐家、电影音乐作曲家,1977年考入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师从著名作曲家杜鸣心教授。他是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最活跃和教育影响最大的作曲家之一,与叶小纲、郭文景、谭盾,并称中央音乐学院的“四大才子”,西方乐评称其为“寂静的大师”、“节制的大师”、“无法归类的行者”。不仅创作过《俄狄浦斯》《俄狄浦斯之死》等多部歌剧,还为田壮壮导演的《猎场扎撒》《盗马贼》、陈凯歌导演的《孩子王》《大阅兵》《边走边唱》、李安导演的《推手》等多部电影作品创作音乐。

瞿小松老师从自身的音乐创作入手,由音乐及哲理、由创作及思考,给上海电影学院的师生带来了一场充满智慧与哲思的讲座。

瞿老师首先分享了《抬头看》创作的心路历程,围绕“我”的概念,从个人之“我”延伸至族群、国家、文明、世界的“我”,并点明从古至今的烦恼与仇恨都来自于“对‘我’的固执、自恋、膨胀与扩张”。

微信图片_20231016120332_副本.jpg

提及创作灵感,瞿老师专门讨论了《论语》中孔子的自问,悟出“天不言,地无语”的至臻境地,与大千世界相比,个人显得何其渺小,哲理深厚与极富张力的音乐旋律相结合,给现场的师生带来心灵的震撼。

微信图片_20231016120341_副本.jpg

瞿老师的分享受到现场师生的热烈反响,讲座结束后,各位师生争先分享自己的感受,张婷婷老师谈及了对《抬头看》这部音乐作品的生命体悟,分享了自己从中感受到的艺术的力量;孙宁老师从音乐本体、文字的生命启发、艺术对听众心灵的撞击三个层面总结了自己对于瞿老师作品的看法;杨洋老师则从自己的拍摄经历出发,分享了从音乐中所感受到的浩瀚意象;各位同学们也或结合个人的生命体验讨论艺术与宇宙的关系,或尝试借用学术概念继续瞿老师关于“我”的思考,或从受众角度讨论艺术作品如何才能抵达普通大众,或将音乐创作与电影中的空间相联系。针对这些问题,瞿老师都一一进行了真诚细致的回答,在座的师生都受益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