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要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促进残疾人事业全面发展”。推动残疾人就业发展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显,推动残疾人就业发展工作的重要性、迫切性日益凸显。本项目依托于上海市“阳光201”残疾人就业服务综合平台,以扎实推动残疾人就业发展为目标,通过科技助残、劳动体验、网络资料收集等深入了解上海市残疾人就业现状,以技术手段广泛传播残疾人大事记,学习和传承残疾人不屈不挠的精神,通过数字赋能手段,助推残疾人服务质量提升,着力促进残疾人就业发展水平。
追忆残疾人事迹,创新宣传方式与方法
项目团队成员在暑期积极投身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的志愿服务工作,围绕场馆重要活动保障和近年相关大事记整理两方面展开,为社会人士进行讲解与分享自身的看法。为了让更多人了解助残主题,设计相关宣传海报。

图1 大事记传播

图2 宣传海报
走进残疾人,数字化信息化助残
项目团队成员在上海市残疾人就业服务中心和上海残疾人联合会开展实地调研,通过调研收集与残疾人相关的三大业务版块,就业、培训、保障,以及两个专项,盲人按摩、阳光之家,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处理和分析,为做好残疾人工作提供数据支撑和决策辅助,新办残疾证人数、超龄取消发放人数和注销残疾证人数是预测未来几年补贴人数变化情况的主要依据,团队根据这些数据提出了相关的政策建议。

图3 交流数据分析内容

图4 数据分析与政策建议
打造计算机梦工场,为残疾人编程助力
为了帮助广大残疾人劳动者钻研新技术、掌握新技能、争创新业绩,并在全社会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良好氛围,项目团队成员加入到第七届全国残疾人职业技能大赛的辅导队伍中,利用专业优势和类似竞赛经验对残疾人进行培训与分享交流,培训的学员最终获得第一名的优异成绩。

图5 学员感谢信
本社会实践团队主要由计算机专业的硕博研究生组成,项目利用专业优势探索更多数字化的传播途径,扩大助残活动的影响力,同时借助数字化的力量,能够跨越时空限制,让更多人了解、参与并支持助残事业,为共建一个更包容、关爱的社会贡献智慧力量。作为计算机学子,他们勇于发挥计算机人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精神,为助力上海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推动实现残疾人共享高品质生活增添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