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风华,星光引路
在上海大学
一批批教学相长、育人育心的好导师
始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
传承师道初心 ,传递育人薪火
他们持理想信念,披荆斩棘跨学海
他们以道德情操,春风化雨润心田
他们凭扎实学识,传道授业指迷津
他们怀仁爱之心,亦师亦友并肩行
他们是
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6月14日上午,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颁奖典礼在宝山校区图书馆报告厅举行。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校党委常委曹为民、沈艺,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和党委宣传部等单位的领导和老师出席颁奖典礼。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好导师”获得者、各研究生培养单位的分管领导、研究生导师代表、研究生辅导员以及研究生代表参加本次颁奖典礼。
领导讲话

上海大学副校长汪小帆向10位获奖的研究生导师表示祝贺,向长期辛勤耕耘在育人一线的全体研究生导师致以敬意。他表示,自2013年开始,上海大学已在全校范围内连续八年举办“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表彰系列活动,选树表彰了一大批“四有”好导师典型,激励全体研究生导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构建良好导学关系,弘扬高尚师德师风,以学术造诣和人格风范引领研究生全面成长成才。有这样一批倾心育人的好导师,是上海大学的光荣,是莘莘学子的幸运。
在我校推进各项事业高质量发展的“贯彻之年、统筹之年、奋进之年”,汪校长向广大研究生导师特别强调:做一名好导师最重要的是执着于教书育人。他希望广大研究生导师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使命,积极探索新时代教育教学方法,提升教书育人本领,每个人都能在实践中成为一名“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的更大奉献。
他寄语广大研究生向身边好导师学习,厚植家国情怀,珍惜学习机会,选好研究课题,锤炼过硬本领,积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接续奋斗的磅礴力量!
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颁奖仪式
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宣传视频播放之后,颁奖典礼正式开启,10位“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得者依次上台,从学生代表手中接过鲜花。
师德传承,匠心育人。颁奖台下,他们是各自领域的佼佼者,深耕专业领域,立德树人不忘初心。站在属于他们的领奖台上,他们薪火相传,讲述育人的坚守与理想,分享传道授业解惑的故事与经验。


“博古通今奖”获得者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安来顺教授分享了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如何拓展国际化视野,让中华文化“出圈”全世界的方法。他表示,未经思辨的实践是盲目的,离开实践的思辨是苍白的,而对文化遗产事业的敬畏与忠诚贯穿二者始终。作为一名导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帮助其做到“走出去,请进来”,积极应对挑战,站立领域前瞻。


“艺汇百川奖”获得者上海美术学院程雪松教授分享了在以美育人、美美与共的过程中的独特育人理念,他指出:“天地有大美而不言”。作为教育工作者,对学生的培养应当兼具“艺术修养和人文情怀”“职业素养和专业能力”“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帮助其成为引领行业发展、直面社会变革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同时,美育浸润无声,学习思辨笃行,我们要在实践的过程中感受美、探索美。


“心系社会奖”获得者社会学院黄晓春教授阐述了研究生应该如何增强问题意识,提高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指出三点:第一,以经验为导向。在困惑中产生问题;第二,以理论为导向,在深入探索理论的过程中产生疑问;第三,历史感,这要求我们注重时代轨迹,三者缺一不可。研究生应当做好学业规划和个人规划,以兴趣推动求知、以开放精神面对学习、以积极态度融入公共生活。


“奋进传扬奖”获得者体育学院刘兵教授分享在传扬体育精神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他以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学校体育工作“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的十六字方针和蔡元培的名言“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勉励广大研究生学子投身体育运动之中,期望大家积极响应“无体育,不上大”的号召,共同续写体育强国逐梦奋进的新篇章。


“明理求真奖”获得者理学院盛万成教授分享了在学生培养过程中最大的感受和体会。他表示,在上海大学任教的二十多年里,和同学们的相处如同一家人般其乐融融。秉承“学思研”的培养理念,以“科研创新”为目标,科研与教学相辅相成。在这个过程中,他与学生共同成长,一起探索、发现、创造数学之美。


“医心仁术奖”获得者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杨帮华教授以“科技服务于生命健康,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为科研宗旨和育人理念,分享了其在教书育人的过程中激发学生对科研的兴趣,让科研服务社会,她指出:在教学中,不仅要通过实践磨砺个人素养,更要多多关心学生生活、关注学生成长,鼓励学生参加各类活动。同时,主动引领学生在实际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达到“科技服务于生命健康,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的科研宗旨。


“‘芯’火相传奖”获得者微电子学院张建华教授讲述了在集成电路紧缺人才培养方面打破学科壁垒,培育复合型人才的方法,她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应当坚守“立德树人”的初心,教书育人、传道解惑,以为祖国培养更多的人才作为一切研究的出发点。在新时代,导师应当学会打破学校与社会之间的壁垒,以推进行业发展、为国家需求和经济主战场贡献力量为目标带领学生进行学术研究,带动更多青年学子投身到国家急需的领域。


“如果说优秀的人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那我愿意做那个巨人,支持他们的成长。”“启智育‘材’奖”获得者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钟云波教授曾说,“自己有很多学生都比自己优秀”,他提出四组关键词:选择、交流、支持、鼓励。秉承着“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以及“德育一体化”的育人理念,导师应助推教育改革和人才发展,促进教育传承与文化传播,实现教育工作从“育分”到“育人”的蜕变。




“德润桃李奖”获得者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安平教授和“创新笃行奖”获得者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钱光人教授通过视频的方式向广大研究生学子分享了心声。安平教授指出:在人生旅途中,唯有向上的路才是最难走的,祝愿每一位学生都能走出属于自己的精彩华章。钱光人教授表示:今天获得的这份珍贵荣誉不仅属于个人,更是属于并肩奋斗二十多年的上大同事与同学们,今后他将继续带领团队朝着追求卓越、争创一流的上大梦坚定迈进。

汪小帆为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得者们颁奖。
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系列主题活动颁奖
为宣传一批“四有”好导师典型,树立校内良师益友的榜样,弘扬高尚师德师风,在本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评选活动期间,还开展了“研途导学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微视频征集活动等X项子活动,有效拓展“1+X”导学育人平台。

现场还为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研途导学故事”主题征文活动和上海大学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微视频征集活动的获奖者进行了颁奖。
歌曲演唱《正义之道·百年上大》

颁奖仪式后,第八届“我心目中的好导师”获得者之一钟云波老师和他的学生们带来歌曲演唱《正义之道·百年上大》,引领广大研究生师生在歌声中感悟上大精神、汲取奋进力量,用音乐铭记初心和使命。
原创诗歌朗诵《学有良师 启行明智——致我心目中的好导师》

师道传承,德满上大。导师们谆谆教导、语重心长,学子们言辞恳切、感谢师恩,百年来师道精神薪火相传。
颁奖典礼现场研究生同学代表带来原创诗歌朗诵《学有良师 启行明智——致我心目中的好导师》,字字真切、句句温情,表达了对导师的敬意与感恩。
小提琴齐奏《爱的致意》

国家一级演奏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朴英教授及其学生以一曲《爱的致意》献给上大所有兢兢业业、无私奉献的好导师们,也为本次颁奖典礼拉下帷幕。

甘将心血化时雨,润出桃花一片红
守正初心践师德,行稳致远正师风
师道传承,德满上大
让我们一起向好导师们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