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7日至8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市人民政府上海研究院主办,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和上海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院(筹)联合承办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系列高端论坛(2023)在上海大学国际会议中心2楼会议室顺利举行。与会专家开展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文主持开幕式,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上海大学中国数字经济研究院理事长聂清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副局长、上海研究院常务副院长赵克斌分别致开幕辞、上海研究院第一副院长李友梅教授出席了论坛。
聂清副校长首先引用了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重要论述,强调马克思主义只有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才能回答好时代之问和实践之问。同时聂校长还强调,只有进一步发挥好教育基础性、战略性的作用,才能更好地回答习近平总书记在思政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培养什么人、为谁培养人、如何培养人”三个问题,才能增强青年一代的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从而更好地担负起强国责任。

赵克斌常务副院长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8月24日在经济社会领域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明确中国社科院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国家队的定位,为国家发展发挥思想库作用,成为全国哲学社会科学最高学术机构和综合研究中心。同时,积极发挥上海研究院思想引领的任务,总结上海经验、讲好上海故事、服务国家战略、扩大国际影响力,助力上海大学一流大学建设。

新书发布
开幕式结束后,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和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文教授共同为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上海研究院首席专家裴长洪研究员的新书《中国开放型经济学》和《通向真理之路》揭牌。刘守英教授表示,《中国开放型经济学》对中国经济学的建设做出了非常大的贡献。中国的改革开放和70多年的社会主义建设实践提供了世界上最大的试验场,为建构开放经济学理论提供了最重要的素材,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为在国际政治经济学的格局下研究中国经济学问题提供了非常必要的探索。周文教授表示,《中国开放型经济学》立足中国的实践,总结中国改革开放的经验,内容体系完整,真正体现了中国经济学的立场、观点和体系。同时正如《通向真理之路》一书副标题“寻求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新境界”所指出,本书汇集了2021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高端论坛上专家学者们的重要观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最新观点、最新成果的重要汇编。
此后,《经济研究》原社长张永山研究员,上海研究院规划与合作处处长、上海大学张恒龙教授,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纵横》编辑部主任张佳睿,东北财经大学《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徐雅雯,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文教授分别主持了主题发言。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上海研究院首席专家裴长洪研究员,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华侨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院长、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原司长郭克莎研究员分别作主旨演讲。中国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吉林省社会科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开大学、武汉大学、四川大学、西北大学、厦门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上海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上海研究院等科研机构和高校的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
主题发言(1)
2023年5月7日上午的主题报告由《经济研究》原社长张永山研究员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原所长、上海研究院首席专家裴长洪研究员和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国家发改委区域开放司原司长赵艾分别以“中国式现代化蕴含世界现代化文明的共同价值”和“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为题进行了主旨演讲。此外,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简新华教授报告了“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体系结构和逻辑关系”;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何自力教授报告了“关于中国经济学自主知识体系建构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院长刘守英教授报告了“体制转型与中国式现代化”;四川大学经济学院蒋永穆教授报告了“科学把握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中国人民大学陈甬军教授报告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北京师范大学经济学管理学院原党委书记沈越教授报告了“《资本论》与中国特色政治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探索”。
主题发言(2)
2023年5月7日下午的主题报告由上海研究院规划与合作处处长、上海大学张恒龙教授和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经济纵横》编辑部主任张佳睿主持。第一阶段的发言中,辽宁大学经济学部常务主任谢地教授报告了“健康中国建设的政治经济学解析”;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研究员报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学科体系构建框架研究”;西北大学副校长吴振磊教授报告了“链长制赋能农业绿色低碳产业链:内在逻辑与实现路径”;中国社会科学院信息情报研究院副院长杨新铭研究员报告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历程的政治经济学解释”;辽宁大学经济学院院长李政教授报告了“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路径”;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上海经济研究》常务副主编李正图研究员报告了“科学把握不同时代社会主要矛盾转换规律是中国共产党制胜法宝”;上海财经大学经济学院马艳教授报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微观基础与企业社会责任”。
第二阶段的发言中,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执行主编、编辑部主任斯丽娟报告了“中国式现代化与县域经济发展”;东北财经大学庞明川教授报告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颜鹏飞教授报告了“马克思主义整体性原理”;厦门大学王亚南经济研究院副院长王艺明教授报告了“社会分工、专业化生产与价值规律”;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王今朝教授报告了“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构建”。
主题发言(3)
在2023年5月8日上午主题报告由东北财经大学《财经问题研究》编辑部副主任徐雅雯和主持复旦大学特聘教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心主任周文教授主持。国务院研究室宏观司原司长郭克莎研究员以“坚持以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为题做了主旨演讲。此后,南京大学数字经济与管理学院任保平教授报告了“新发展阶段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及其体制机制改革”;中国人民大学、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院副院长邱海平教授报告了“习近平经济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国人民大学刘瑞教授报告了“处理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六个重大关系”;云南财经大学首席教授、经济学院院长龚刚教授报告了“马克思资本循环理论下市场经济运行的基本图景”;上海大学经济学院常务副院长聂永有教授报告了“全球经济格局重构的最新趋势与我国的应对之策”;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郭冠清研究员报告了“唯物史观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文明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