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安徽省顶尖高中校长论坛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23-04-07投稿:裴志茹 浏览次数:

为进一步推动高校与中学跨学段教育协同,促进中学教育与大学教育有效衔接,共同推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4月3—4日,由上海大学教务部、招生与毕业生就业工作办公室主办,上海大学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安徽招生宣传组承办的“上海大学安徽省顶尖高中校长书记论坛”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乐乎新楼思源厅举办。安徽省顶尖高中代表、上海重点高中代表、上海大学等校内外领导及部分院系师生代表出席,围绕“衔接·协同——双高携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展开热烈讨论,为携手推进大学与中学衔接融合教育、构建大学与中学协作共同体贡献智慧和力量。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聂清致辞。她代表上海大学对安徽省招生考试院、安徽省重点高中的书记、校长们表示热烈欢迎,同时对与会的上海知名高中校长代表和其他嘉宾表示衷心的感谢。安徽与上海同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区域,担负着完善中国改革开放空间布局的使命,都是拥有丰富的红色革命历史。从早期上海大学走出来的安徽籍师生人数众多,包括蒋光慈、高语罕、洪野、吴志清、朱湘等教员,王稼祥、张治中、许继慎、王步文、薛卓汉、曹渊、方运炽、黄让之、胡萍舟、程锡简等学生,他们在各自的领域砥砺开拓,在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也汇聚成上大独特的底色。聂清副校长指出,在高考改革的大背景下,共话高中和高校衔接协同培养全面发展的卓越创新人才对上海大学未来发展意义重大。本次论坛将会成为“双高”加强合作交流、推动彼此成长的良好开端,同时能够为安徽、上海两地高中和上海大学携手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注入强劲力量。

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周全教授和2022级理学工学I类本科生张铸同学作为安徽籍师生代表向大家分享交流在上大的生活点滴。

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院长沈滔就安徽省高考综合改革情况做了全面介绍,同时希望以本次论坛为平台,升级安徽高中与到场的上海著名中学的经验交流能效,强化与安徽高中与上海大学间的深度链接。

接着,上海大学教务部常务副部长彭章友就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卓越创新人才培养进行了详细介绍。上海大学在人才培养中始终走在前列,以上海大学人才培养规划为蓝图,着力创新能力培养,深化一流本科教育,形成“4+10+14”上海大学“十四五”本科人才培养规划,致力于建设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彭部长表示诚邀高中一同参与,共育卓越创新人才。

随后,沪皖高中向在座分享了各自的人才培养特色和经验做法。面对教育变革,上海市松江二中副校长余方喜立足自身学校特色,分享了初级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实践探索;阜阳市第一中学副校长刘凤君、合肥一六八中学副校长苏键围绕课程引领与个性化精细管理出发从不同角度分享了拔尖创新人才的经验和高考改革后高校高中协同育人的思考。

本次论坛的圆桌会议分别邀请上海大学钱伟长学院、中欧工程技术学院、里斯本学院、悉尼工商学院分别从拔尖人才培养、国际工程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和国际商科精英培养的学生培养和专业特色出发,介绍了各自学院的人才培养情况和育人理念。马鞍山市第二中学党党委副书记聂晓霞、芜湖市第一中学副校长戴春、无为中学副校长余怀松、合肥市第九中学副校长张永剑、合肥市第一中学年级部主任孔华等领导也积极展开讨论,进行交流分享。

论坛期间,与会嘉宾共同参观了上海大学校史馆、钱伟长纪念馆、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无人艇工程研究院,追溯红色学府,探寻上大精神。

在安徽省教育招生考试院、安徽顶尖高中和上海重点高中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下,本次上海大学首届安徽省顶尖高中书记校长论坛召开,这将为上大在皖生源结构带来积极影响。溯源初心恰风华,百年传承再出发。2023年是上海大学的“贯彻之年、统筹之年、奋进之年”,面对长三角地区高质量一体化发展,双方表示未来将共同携手合作,推进大中衔接大学中学跨学段融合教育,构建大学与中学协作的育人的共同协作体,共同推进创新人才培养。(撰稿:杨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