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8日上午,天津市政协常委、政协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王璟一行赴环上大科技园开展考察交流。上海市政协科技和教育委员会专职副主任潘旭山,上海市科学学研究所创新战略研究室主任朱学彦等一行陪同考察。上海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苟燕楠,党政办公室副主任于瑞强,环上大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副总经理陆晓林陪同参与接待。此次考察团的目的,是学习探索关于大学科技园建设的先进经验和创新举措,为积极推动天开高教科创园建设,提高科技创业和成果转化效能。
环上大科技园总经理李宇阳在会议伊始介绍了园区的发展理念、运营模式以及成果特色等。环上大科技园作为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产业的“创新策源地”,既要懂技术、也要懂市场。科技成果转化、知识专利许可等一系列工作都具有极强的专业性,需要高水准的专业人士接续完成,而大学教授应该专注于自己的研究领域,环上大科技园的咨询团队应运而生,全方位为初创企业提供市场评测、概念验证、资本对接、创办企业等全周期服务。自开园2年多以来,现已建设0-8号基地,打通成果转化链条,培育科技创新企业334家企业,完成76项重点成果转化项目,成果转化金额超2亿元,科技成果转化溢出效应显著。

上海大学党委常委、总会计师苟燕楠提出了五个“很重要”。一、学术基础很重要。科技在竞争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领域,而科技的进步是以扎实的基础理论研究为支撑的。大学作为学术基础的土壤, 是非常重要的要素;二、学科交叉很重要。目前,许多成长态势较好的项目都是交叉出来的,学科交叉是科技创新的源泉,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路径,通过更好地整合资源,从而取得原创性重大科研突破;三、机制创新很重要。从学校层面看,如何推进有组织的科研?从市场层面看,如何使用更灵活的孵化方式,更大程度地拥抱市场?市场化的经济主体与学校共建,大学科技园在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四、政府支持很重要。例如“黄金十条”的更新,“先投后股”的探索,政府的作用是以更高站位优化功能建设,加强空间载体关联互动,以实际举措提升科创生态圈建设质量;五、市场化运作团队很重要。团队的思路、质量与服务效率对促进成果转化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要健全管理团队和人才激励制度,以市场化机制推动大学科技园运营管理团队建设。


考察团成员在了解以上介绍后,分别就环上大科技园的校友创业比例、利益共享机制等问题展开提问与探讨。

最后,天津市政协常委、科技教育委员会主任王璟表示,目前天津各界正紧紧围绕“一核两翼”的整体空间布局,为天开高教科技园着力营造服务化、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的创新创业环境,培育天津创新创业热土。大学与城市是相互赋能、相互滋养、相互融合的,在同样打造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科技创新策源地的过程中,如何用好现有的宝贵创新资源,尽快地把它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去支撑高质量发展是每一位建设者深思的课题。此番考察受益匪浅,思路大开,感谢环上大科技园的传经送宝,也欢迎大家有机会莅临天津参观指导。
海纳百川,和衷共济。学习交流既是学习先进经验的方式,也是解放思想、开放思维、拓宽视野,进一步推动工作发展的有效途径。通过此次座谈,双方表示将以此次交流为契机,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加强园区建设之间的经验互通学习借鉴,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创大学科技园建设新局面。

会前,考察团一行参观了园区大学生创业基地及重点企业。(撰稿:岳中岳;摄影:高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