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8日上午,期刊社召开全国两会精神专题学习讨论会,结合政府工作报告研讨期刊高质量发展。出版社期刊社党委书记、期刊社社长曾桂娥,期刊社副社长刘志强,各刊编辑部主任及综合事务办公室人员参加会议。
会上,出版社期刊社党委书记、期刊社社长曾桂娥领学2023全国两会精神,重点学习国务院总理李克强3月5日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今年八项重点工作的内容:着力扩大国内需求;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有效防范化解重大经济金融风险;稳定粮食生产和推进乡村振兴;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保障基本民生和发展社会事业。曾桂娥表示,全体期刊人要认真学习贯彻两会精神,与办刊工作紧密结合,汲取奋进力量,有针对性地开展选题和组约稿工作,推进期刊高质量发展。
随后,各刊编辑部主任结合特色工作,就期刊策划组稿质量、学术内容质量、编辑加工质量、印刷出版质量、传播质量以及服务质量方面的创新及成效进行交流。
《电化学能源评论(英文)》(简称EER)编辑部主任何晓燕介绍了编辑部在策划组稿质量方面的举措。EER采用了创新的国内外“双主编-双执行主编”模式,组建了一支拥有18位全球“高被引科学家”的编委会,通过多种渠道广泛征集和邀请,吸引了全球范围内的高水平学者参与投稿。通过严格的邀稿机制和审稿流程,确保选题的高质量和前沿性。EER创刊仅2年半就被SCI收录,成为电化学行业的风向标,在Web of Science所统计的领域中高被引论文占比超过10%。2022年,EER在全球3个学科(材料科学、电化学、化学工程)排名均为第一。
《社会》编辑部主任田青主要分享了学术内容质量保障机制。《社会》采用严格的双向匿名评审制度、工作编委制度,使得刊物激活了学术界的资源。“社会理论工作坊”是《社会》倾力打造的品牌学术会议,意在打破学界积习,推动中国自主知识体系建设。自2012年开始举办第一届“社会理论工作坊”,到2022年已经连续举办11届。经过多年的深耕和打造,“社会理论工作坊”已成为具有跨学科影响力的品牌学术会议。《社会》影响因子继续稳居社会学Q1区和国内高校社会学专业期刊第1位;国家社科基金资助期刊考核保持“优秀”(比例<15%)。
《社会》英文刊(简称CJS)编辑部主任王璐莹着重介绍了传播质量及服务质量方面的举措。CJS由在社科期刊运营和全球推广方面拥有强大实力的SAGE进行出版发行。2019年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音频栏目设置,音频内容不限于文章的结构,将因文章篇幅限制没提到的研究背景、数据的介绍进行补充,从而进一步提升刊物的传播质量和服务质量。2022年,CJS正式被ECSI数据库收录。
《应用数学与计算数学学报(英文)》(简称CAMC)编辑部副主任丁译就编辑加工和印刷出版质量机制进行交流。CAMC在传统的期刊出版和微信公众号等新媒体出版方面,严格执行“三审三校一读”制度,并坚持实施“评刊会制度”,制作每期评刊表,跟踪分析期刊关键数据,守住出版红线和底线。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对来自英语非母语国家的论文,请专业机构进行英文润色,提高编校质量。在印刷出版质量发面,CAMC认真对接社内及印刷厂负责人,汇报期刊出版进度,仔细检查小样,认真填写付印单,保障按时出版和印刷质量。目前,CAMC已被ESCI和SCOPUS等数据库收录,学术质量、在所属领域产生的影响力和国际化等得到了国际学术界和出版界的认可。
期刊社副社长刘志强对各刊的质量保障机制举措进行了点评,并对2023年度期刊社融合出版工作提出了新要求。
出版社期刊社党委书记、期刊社社长曾桂娥对各刊在不同发展阶段对期刊发展所做的努力给予充分肯定,并希望在新的一年,期刊社全体人员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紧迫感,学习贯彻落实二十大精神和两会精神,守好期刊意识形态红线、底线,牢记学校2023年度“贯彻、统筹、奋进”三个关键词,奋楫扬帆,在期刊高质量发展、打造学术阵地方面作出新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