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2月1日上午,上海大学法学院与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以下简称“联合所”)产学研合作签约暨实习基地揭牌仪式在联合所第六会议室举行。上海市联合律师事务所主任江宪、管委会主任王竞、管委会成员及高级合伙人姜林、高级合伙人胡雪、合伙人汪雪、万骞、陈晓峰、团支部书记杜闻丹阳等律师,法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于伟,法学院副院长、知识产权学院院长袁真富,法学院学科建设与对外联络办公室主任贺斌、法学院团委书记林建玲出席仪式。本次仪式由万骞律师主持。

联合所主任、法学院78级校友江宪律师回顾了联合所与上大法学院的深厚渊源,以及历史上一直将法律实践转化为教学成果的宝贵经验。江律师表示,产学研一体化一直是联合所的初心,与高校的长期合作,既有助于法律实践导向型的理论科研活动,也促进了律师理论学术水平的提高,相辅相成,相得益彰。同时,联合所也一直注重对优秀学生的选拔和培养,一批批优秀毕业生在来到联合所实习、入职后,均选择长期执业,并在联合所开放友好的氛围中,茁壮成长为律所的中坚力量。江律师期待本次联合所与上大法学院的产学研基地建设能为双方在人才培养、合作研究等方面带来新的机遇。
袁真富副院长表示,联合所与上大法学院有着很深的历史渊源,多位联合所律师均是上大法学院知名校友。目前,上大法学院利用在知识产权法、仲裁与ADR等相关部门法领域的传统优势,正广泛与法检系统、律师事务所、企业法务部等法律实务部门合作,以实践为导向,培养学生的实务思维和能力。近年来,上大法学院开展了知识产权案例概要比赛、“知产中国故事”项目、金专(金牌专利代理人)计划、模拟法庭竞赛,开设了法律谈判、法律检索等实务课程,定期举办“泮池法学论坛”、开设实务讲堂,上大与上海市法学会联合主办的 “金法槌杯”全国高校模拟法庭大赛到去年为止已举办了十六届。上大法学院未来可与联合所积极探索新的合作模式、路径,期待更为深入的合作。

于伟副书记、副院长首先介绍了上大近年来高速发展,在全国和上海市范围的学科评价中屡创佳绩的现状。于伟副书记、副院长表示,高校的根本使命是立德树人,而法律的真谛在于实践。十四五期间,上大法学院将实现校外实践实习基地和校外导师“双百计划”的目标,并邀请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务等法律实务界人士来院传经送宝、参加人才培养。因此,期待本次合作能结合联合所产学研特色,为上大法学院学生在法学理论、实务能力等方面的锻炼和提升提供一个崭新的平台,也为学生实习、就业创造更多机会。

随后,与会的联合所律师与上大法学院老师就合作的具体问题及法学院学生的培养展开了积极交流和探讨。

姜林律师作为联合研究院的执行院长,介绍了联合所的知识管理链条、案例讨论推介评优制度等,并由衷地欢迎上大法学院的师生们参与联合所日常内部讲座授课,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知识积累、促进知识共享的目的。
胡雪律师作为文化传媒娱乐法行业的律师,期待上大法学院与联合所就知识产权方面有更深入的交流,强强联合,共谋发展。
法学院09级研究生校友陈晓峰律师表达了对母校的悉心培育的感谢,希望未来带领更多学弟学妹在联合所共同成长。
林建玲老师表示,联合所有多位律师是上大法学院校友,也积极参与校友会的建设,期待未来双方能继续在校友工作上深入合作。
杜闻丹阳律师提出,法学生未来想要从事律师工作,一方面需具备学术能力及专业素养,另一方面也需体验律所工作氛围,传承律师执业理念。联合所律师们作为前辈的言传身教,能更好地帮助法学院在读的学生规划清晰职业道路。
汪雪律师列举了近期联合所承办的一系列专题论坛活动,例如上海仲裁周联合所分论坛、联合泛ACG法律论坛等。这些活动在注重专业性的同时,充分激发了年轻法律人对相关业务领域的兴趣,在法学院学生群体中也得到了较好反响。未来期待能有更多机会与上大法学院师生共同探索,共同进步。
贺斌主任与联合所渊源颇深,他也表示,知识产权与仲裁这两项业务也是上大法学院的传统优势专业领域,未来有望与联合所在多方面开展合作,例如共同开展学术型研讨会、承办论坛、主办相关比赛、培训参赛学生等,加强双方在专业交流,产出成果。


最后,袁真富副院长与江宪律师分别代表上大法学院与联合所签署《合作协议》。于伟副书记、副院长与姜林律师共同为实习基地揭牌。

仪式后,双方合影留念并且共同参观了联合所办公室,一起感受了联合所38年历史传承的深厚底蕴,以及轻松、温暖、富有朝气和活力的办公氛围。
法学院拟推进十四五期间聘请100个校外职业导师和共建100家实习基地,聘请更多元的校外实务界精英担任学院校外职业导师,覆盖到公检法系统公务员、公司法务、律师、其他行业的知名校友或高管,持续组织好校外职业导师面对面活动,助推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深化与实习基地的合作交流,加强实习基地走访,慰问实习基地毕业生和实习生,持续提升实习基地工作成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