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驱动发展,国际合作共赢”——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开题论证会举办

发布时间:2022-11-30投稿:裴志茹 浏览次数:


        1124日,上海市2022年度科技创新行动计划国际科技合作项目《重金属污染低渗透土层底部真空原位淋洗修复关键技术研究》开题论证会在上海市地矿大厦举办。会议由上海市地质学会承办,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该项目是由上海亚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牵头,联合上海大学和越南VMAT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参与的国际科技合作项目。     


图片1.jpg

上海市地质学会理事长 杨联萍女士    


开题论证会由上海市地质学会杨联萍理事长主持,受邀参加的嘉宾有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杨文展先生、越南科技部技术引进中心武金秋女士、越南驻上海领事馆领事壬海兴先生、上海大学国际合作处崔巍处长和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陈方敏总经理。开题论证项目的评审专家有:上海市地质调查研究院技术顾问委员会严学新教授级高工、清华大学胡黎明教授、同济大学冯世进教授、东南大学杜延军教授,上海勘察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李韬教授级高工。    


图片2.jpg

上海市地矿工程勘察(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 陈方敏先生    



图片4.png

越南科技部技术引进中心专员 武金秋女士    


中越两国合作项目负责单位的上级主管领导对项目的顺利开展寄予了美好的希冀。陈方敏总经理指出,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和越南大部分区域的土壤都存在着渗透性低的问题,这对于原位淋洗技术在修复重金属污染土壤方面存在着不利影响,因此,他希望这项研究成果能够突破原有技术瓶颈,通过国际合作共同攻克低渗透性土壤治理难题。武金秋专员提到,越南政府非常重视解决土壤中重金属污染的环境问题,她希望越中两国技术领域开展更多深入的合作研究与项目交流,开发新技术和工艺,促进双方环境土壤治理迈上新台阶。    


图片5.jpg

力工学院武亚军教授 做项目开题汇报    


我校力学与工程科学学院武亚军教授代表研究团队对该项目进行了开题汇报,主要针对中越两国修复重金属污染土方面的重大需求与技术瓶颈,从底部真空淋洗修复重金属污染土的典型药剂、修复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分布规律、底部真空淋洗修复技术的工艺参数与增渗技术,以及修复过程中信息化监测集成系统筹开展研究,并拟将研究成果在工程实践中进行示范应用。通过中越联合技术攻关,项目有望在底部真空淋法修复工艺技术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从而为中越两国在重金属污染土壤修复领域的深入合作提供重要的技术支持。

项目《重金属污染低渗透土层底部真空原位淋洗修复关键技术研究》,旨在解决中越两国在生态环境修复中的发展瓶颈、技术难点和重大需求,整合上海大学和上海亚新城市建设有限公司在污染修复、物联网信息化系统的优势以及越南企业在地基处理技术和材料研发等方面的优势,形成新技术研发与应用推广的产学研用联盟。通过技术提炼、互助研发,开发适用于中越双方的新技术,为两国在污染修复工程实践方面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

会议中,评审专家组针对项目nei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并提出了相关的意见和建议,经专家组讨论后一致同意通过项目的可行性论证。     


图片6.png

上海大学国际合作处 崔巍处长    


最后,各方领导对这次国际合作提出了期望,上海大学国际合作处崔巍处长表示,国内外高校开展国际合作交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教育国际化的思想观念正逐渐被树立起来,上海大学也在加快国际化交流合作的脚步,此次是我校在土壤修复方面首次与越南开展国际科研合作,希望能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力工学院在环境保护领域与越南高校、企业之间的深度合作。越南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代表处壬海兴领事也特别强调了,科技的交流在中越合作中具有突出的位置,目前已经成立中越科技合作联合委员会机制,并把环保科技确定为双方合作的优先领域。高级项目官员杨文展代表上海市科委国际合作处表示,相信在本项目的开展下,中越双方国际科技合作会更加深入,交流会更加密切,希望以此项目为契机,进一步推动土壤修复技术研发的快速发展,共同开辟越南等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土壤修复市场,实现共同繁荣,并对这次开题论证会取得的圆满成功表示由衷祝贺!    


图片7.jpg

越南驻上海总领事馆科技代表处 壬海兴领事    



图片8.jpg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项目官员 杨文展先生    


本次国际化合作交流的项目正是面向国家的重大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土壤污染物治理的科技创新研究,顺应加强土壤污染源头防控,开展新污染物治理的国家政策,联合国内外企业深入污染土壤治理技术研究拓展了我校中越两国合作的新领域,有利于进一步加深我校与越南乃至东南亚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之间的科技合作,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土壤环境治理中贡献上大力量。(撰稿:汪瑶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