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回到昆曲,立足当下”昆曲编剧培训》隆重开班

发布时间:2022-11-04投稿:王超 浏览次数:

11月1日,上海大学主办的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赞助支持的重大项目《“回到昆曲,立足当下”昆曲编剧培训》的开幕仪式在上海衡山北郊宾馆上海厅举行。本次项目的集中授课和采风调研活动将持续一个多月时间,旨在孵化培养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具有扎实戏剧理论基础,掌握前沿精深专业知识的昆曲编剧人才。为了保证本次培训的顺利开展,项目集齐国家一级编剧、高校昆曲研究专家、七大昆曲院团团长及梅花奖得主等著名演员、全国各大艺术研究机构研究员等力量,以昆曲编创专题讲座与剧本孵化工作坊相结合、线上线下互补的方式开展昆曲编剧人才培养。经过严格遴选,共有来自全国的30名相关专业骨干学员获选。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316_副本.jpg

开班仪式现场


出席开班仪式的有: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廖奔;

中国唱片集团总经理、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樊国宾;

原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翁敏华;

国家艺术基金监督处、上海市文旅局委派监督员代表、原上海市文广影视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建华;

国家艺术基金监督处、上海市文旅局委派监督员代表,文艺评论家、昆曲“传字辈”表演艺术家方传芸先生之子,原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调研员,方家骏;

上海昆剧团艺术创研部副主任、现代昆剧《自有后来人》编剧, 俞霞婷;

国家艺术基金2022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回到昆曲,立足当下”昆曲编剧培训》30位学员以及会务组33名师生。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326_副本.jpg

开班仪式嘉宾


本次开幕式由赵晓红教授主持。在致辞环节,她对参会人员表示了欢迎和感谢,将本次的授课老师团队风趣地形容为“王炸天团”,强调了师资力量的雄厚和专业水平的高超。赵晓红教授对本次授课的老师进行了介绍,也强调了此次培训班的召开,是从56位优秀候选人里优中择优,挑选了30位高水平学员,展现出了上海大学着力于人才培养教育、发掘艺术人才、艺术服务社会的初心,希望各位老师和学员能够深刻领会党的二十大报告中的文艺精神,立足新时代创作具有大格局的展现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创作;也希望所有的学员以最认真的态度进行学习、创作,把握好艺术基金给予学员们的特殊机遇,肩负起文化传承、文艺创作的初心使命。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343_副本.jpg

《“回到昆曲,立足当下”昆曲编剧培训》项目负责人,上海大学教授赵晓红主持开班仪式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对大家的到来表示了欢迎,指出昆曲文化传承对国家文化发展的重要性。何小青院长指出该项目对青年创作者们回归传统、创新实践有着美学导向作用;他感谢了国家艺术基金对于昆曲艺术发展、创作本民族特色的艺术精品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表示要举全院之力办好此次项目。最后,他强调要把二十大精神贯穿于学习创作的全过程,增强文艺原创能力,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展现中华审美风范。“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此次昆曲编剧培养项目正是要让青年创作者们躬行实践,回到繁花似锦的昆曲园林之中,同时更要把握好传承和创新的关系,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用全新的广阔视角,把握时代精神,创作属于这个时代的昆曲精品。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353_副本.jpg

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执行院长何小青致辞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廖奔和中国唱片集团总经理、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樊国宾、原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翁敏华分别致辞,强调了此次昆曲班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意义,表达了对本次活动的衷心祝愿。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00_副本.jpg

中国作家协会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廖奔线上致辞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10_副本.jpg

中国唱片集团总经理、中国戏剧出版社社长、中国戏曲学会副会长樊国宾线上致辞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22_副本.jpg

上海师范大学女子学院原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翁敏华致辞


国家艺术基金监督处、上海市文旅局委派监督员代表:原上海市文广影视局机关党委副书记王建华,文艺评论家、昆曲“传字辈”表演艺术家方传芸先生之子、原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调研员方家骏分别发言,他们高度赞扬了办班的及时和高水准,强调国家艺术基金对本次项目的重视,表示希望通过这次活动孵化培养具备较高文化艺术素养、具有扎实戏剧理论基础,掌握前沿精深的专业知识的昆曲编剧人才。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30_副本.jpg

上海市文广影视局机关原党委副书记王建华发言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37_副本.jpg

文艺评论家、昆曲“传字辈”表演艺术家方传芸先生之子、上海市文化广播影视管理局艺术处原调研员方家骏发言


沈阳音乐学院音乐学系副主任、教授张诗扬和第三十四届田汉戏剧奖剧本一等奖得主史小红分别作为学员代表进行了发言。两位代表都用诗意的语言,讲述了自己和昆曲结缘的感人故事,他们回应了前辈们的意见与愿景,表明会按照前辈们的要求,为成为满足新时代要求的昆曲人才不断努力。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44_副本.jpg

学员代表张诗扬教授发言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50_副本.jpg

学员代表史小红编剧发言


此后,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进行总结发言。他回顾了国家对于继承弘扬传统文化艺术所做的努力,指出当下昆曲的创作仍需要更多优秀的青年编剧人才去赓续文脉、固本铸魂,创作出更多既尊重昆曲的传统法式,又具有当代国际视野,既能反映时代精神,又能满足人民群众精神需求的剧目。李坚书记强调“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成天下之才者在教化,教化之所本者在学校”,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主办该项目,对于昆曲艺术再铸辉煌具有重大意义。李坚书记回顾了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戏剧戏曲学专业的教学科研工作对于昆曲传承的积极意义,他指出,传承繁荣戏曲艺术,离不开国家政策的支持和高校的助力,本次授课大咖云集,机会不易,希望大家能珍惜机会,创作出一批高质量的昆曲舞台精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繁荣戏曲文化事业。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458_副本.jpg

上海电影学院党委书记李坚总结发言


最后赵晓红老师上台发表了致谢。在热烈的掌声中,在合影留念的愉快氛围里,2022年度国家艺术基金支持的重大项目《‘回到昆曲,立足当下’ 昆曲编剧培训》开幕式圆满结束。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504_副本.jpg

全体线上线下嘉宾与学员、会务组师生合影留念


微信图片_20221104095637_副本.png


(图:黄承悦、陈章涌;文:邓黛、焦文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