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奋!热议!上海大学研工系统第一时间组织师生收看党的二十大开幕盛况

发布时间:2022-10-16投稿:柳杰 部门:研究生院(党委研究生工作部) 浏览次数:

10月16日上午10时,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我校研工系统组织广大研究生师生分别在三校区的分会场,线上线下集中收听收看大会盛况,29家研究生培养单位分管领导、研究生辅导员、研究生党员代表、学生组织代表认真聆听大会报告,各分会场会场气氛热烈。




大会报告指出,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收看完二十大开幕会后,我校研究生师生为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伟大成就感到由衷自豪,大家纷纷表示,将以更加昂扬的姿态砥砺奋进新征程,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不懈奋斗!

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部长魏宏表示,喜逢盛会,迈向未来新征程之际,如何进一步全面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牢记育人初心使命,不断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使得我们国家能从研究生教育大国向研究生教育强国不断迈进,对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学习力,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更加坚定的信念、更加开放的格局、更加宽广的视野、更加创新的思路、更加有效的办法,更加主动的担当,积极投身到未来的教育改革事业中。其次,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应变力,及时了解世界格局之变、时代社会之变、教育环境之变、教育期待之变、学生对象之变,学会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以创新的思路和科学的方法,解决教育领域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再次,要求我们不断增强创新力,要应对未来前进道路上可能遇到的新挑战、新考验,高水平科技创新能力尤为关键,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对研究生的创新实践能力的培养,从创新精神、创新思维、创新课程、创新体系构建等多方面加大力度,以开放创新的思路来构建和优化现有的人才培养体系,集聚更多青年智慧、创新力量,担当强国重任。

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席慧霞说,百年奋斗成就百年伟业,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披荆斩棘、矢志奋斗,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作为一名思政工作者,定将在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中,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砥砺前行,立足自身岗位,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时代新人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徐义圣谈到,青年强,则国家强。报告指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青年,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做青年朋友的知心人、青年工作的热心人、青年群众的引路人。作为高校一名研究生思想政治工作者,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讲话精神,贯彻落实全国研究生教育大会精神,传承红色基因,秉承奋斗精神,凝聚导学育人合力,用青年人的话语体系,立德树人,凝心聚魂,引领广大研究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程中,贡献新时代青年一代的使命担当!“现在,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将来,青春是用来回忆的”,我们要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引领广大青年在新时代做到珍惜青春、修德青春、奋斗青春。

上海大学微电子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袁铭谈到,党的二十大主题鲜明、目标明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作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把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宝贵经验毫不动摇贯彻落实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中,引导广大青年增强志气、骨气、底气,在育人的具体实践中,坚持守正创新,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行,用青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大学生在集成电路的攻坚克难中,理解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自觉成为知史爱党、知史爱国的践行者、传播者、弘扬者。

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曹俊说,作为一名在艺术学科学院从事学生思政教育和管理的大学老师,我尤其关注总书记在报告中提出要推进文化自信自强,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以及对青年工作的高度关注。上海美术学院确立了“为人民、为艺术、为生活、为城市”的办学理念,以“擎起‘新海派’旗帜,创造性继承申学传统,创新性发展海派文化,创意性提升上海人文”为愿景,以“构建国际都市艺术中国坐标,深美中国”为使命,为建设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世界一流美术学院而奋斗。在未来工作中,我会认真学习领会总书记报告的精神要义,深入贯彻落实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的要求,把握艺术类专业学生的思想特点和价值追求,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美院学生,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美院学生,努力成为学生们的知心人和引路人,教育引导学生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上海大学文化遗产与信息管理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韦淑珍谈到,作为高校思政教育工作者,我们身处党的初心之地,身处红色学府上海大学,我们必须紧密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坚定理想信念,立德树人,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时刻思考我们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牢记嘱托,砥砺奋进。筑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我们将带领文信学院全体师生赓续红色基因,传承中华文明与中国记忆,带领青年学子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时刻以学生为本,严于律己,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信息资源管理与文化遗产保护学科卓越创新人才而努力奋斗。

上海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副书记、副院长祁晶谈到,党的二十大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立足机遇看挑战,立足成就看成因,立足征程看领航,立足思想看实践。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定能实现。作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抓紧机遇,迎接挑战,以更加奋发有为的心态为迎接新挑战,开启新征程;作为一名高校思政工作者,立足岗位,踔厉奋发,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上海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教师蒋田说,学习了二十大报告,我倍感振奋、深受鼓舞!报告指出:要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工作来抓。作为高校思政工作者、青年学生的身边人,我深感肩负的立德树人任务责任重大、使命光荣。一方面,我会加强自身学习,深刻领会贯彻二十大的新思想和新要求,感悟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不断夯实自身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水平。另一方面,我会把理想信念教育和价值引领深入在日常工作中,利用好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理论宝库,挖掘好百年上大红色学府的丰富教育资源,带领学生坚定听党话、跟党走,加强专业学习、练就过硬本领,成为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伟大成就是拼出来、干出来、奋斗出来的。未来我会继续立足本职、脚踏实地,为学校“双一流”建设再添新功,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不懈奋斗!

上海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辅导员谢德连谈到,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召开,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一项伟大而艰巨的事业,前途光明,任重道远。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坚持底线思维,做到居安思危、未雨绸缪,准备经受风高浪急甚至惊涛骇浪的重大考验。在当下,面对困难与挑战,我们新时代青年更加要增强信念与信心,做到迎难而上,不怕苦不怕难,全力战胜困难险阻。报告还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作为新时代高校青年教育工作者仍然要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为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高质量人才,造就更多创新与科技型人才贡献一份力量。

上海大学计算机工程与科学学院研究生辅导员郑丽玫说,感悟伟大成就,汲取奋进力量。二十大是建党百年后迎来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对党和国家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回望过去五年的工作和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化,可谓极不寻常、极不平凡,我们能切身感受到中国向上的宏伟磅礴力量。作为一名研究生辅导员,站在新起点,踏上新征程,我会秉持“践行教育初心,勇担育人使命”的信念,坚持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在围绕培养时代青年重大任务上不断与时俱进,创新工作理念和方式,融合大会精神做实、做细、做牢各项日常工作,用党的初心使命感召青年,作为青年学生的引路人,引导学生把学问做在祖国大地上,在服务国家、社会、人民的生动实践中笃实运用知识优势,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保驾护航,为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研究生辅导员李易霖说,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巨龙腾飞九州欢,党的光辉照华夏。10月16日上午,党的二十大在北京召开。这是一个新的开始,新的梦想,新的征途。百年程,正青春,历史的笔已经落在我们手中。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面对时代使命,我将努力做到践行初心使命,恪守职责道德,积极引导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中国共产党;迈上时代征程,展现优良作风,立足新时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教育事业上来,把智慧和力量汇聚到新征程上来;承载时代使命,展现担当作为,争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实际行动为高校教育事业奉献终身。

2021上海大学生年度人物、上海大学上海美术学院2019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刁秋宇说,今天上午,党的二十大顺利开幕。报告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也是对我们设计学专业研究生的鼓舞和鞭策。过去我们用设计助力非遗扶贫和乡村振兴,取得了良好的成果,在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关键的时期,我们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运用数字化、智能化的先进方法赋能非遗传承,弘扬传统文化。恰逢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作为百年上大红色基因的传承人,我将不负祖国赋予青年人的使命,锐意进取、学思并进,传承创新非遗之美,不断坚定文化自信,甘将热血沃中华,赓续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

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上海大学研究生“十佳党员标兵”理学院研究生党建中心副主任、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李奕衡谈到,党的二十大顺利开幕,中国新时代的新气象,让世界瞩目。作为新一代青年大学生,“志当存高远,一个人的理想志愿只有同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相结合才有价值,一个人的信念追求只有同社会的需要和人民的利益相一致才有意义。作为一名新时代青年研究生,一名共产党员,更应在有需要的地方发挥作用,切实做到“我是党员我先上,我是党员我能上!”。

我们要“撸起袖子加油干,义无反顾向前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尽自己的一份力。以合格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牢牢凝聚身边的同学,将“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实践到生活的点滴中。也正如大上海保卫战一般,我们也能战斗在第一线,也能为国家、为社会的和谐稳定贡献自己的志愿力量!

上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党员先锋共青团上海大学研究生工作委员会副书记社会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刘文迪说, 海阔潮平临天下,山高路远再出发。学习完二十大报告内容,我的内心无比澎湃,澎湃的是二十大勾勒出的美好远景,澎湃的是一脉相承的新时代社会主义理论模式和实践模式。回顾奋进路,从播下革命火种的小小红船,到领航复兴伟业的巍巍巨轮,中国共产党走过了伟大辉煌的历程。现在,我们踏上了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路,作为民俗学专业的学生,在时代飞速发展的今天,关注普通民众和社会基层,研究地方性知识是我们的学科素养。传承好中国文化,讲好中国故事,是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唯有千锤百炼,方能玉汝于成”这是二十大报告给我最大的感悟。未来,我将以不破楼兰誓不还的气概,以强烈的担当精神和实干精神,迎难而上,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上海大学研究生联合会执行主席、社会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董思琦说,“新时代十年来的伟大变革,开辟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在观看二十大开幕式的过程中,我深感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的历史使命。作为社会学专业的研究生,在阅读革命先辈的著作时,更加体悟到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历程中的实践探索与理想理论结晶,因而我们要扎根田野,深入基层、实践调研、知行合一,用脚步丈量祖国大地。同时,作为一名校研会的学生骨干,我们更要不负总书记“青年强,则国家强”的殷切嘱托和党赋予学联学生会组织的光荣使命,继续抓改革、转观念、严作风,认真履行自身职能,努力践行服务宗旨,有效提升服务能力,引领广大研究生同学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在矢志奋斗中谱写新时代的青春之歌。

上海大学研究生“十佳党员标兵”、第七届中国研究生智慧城市技术与创意设计大赛国家一等奖获得者,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2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洪艺铭说,过去五年极不寻常、极不平凡的五年。对我来说,最不平凡的一年,是打赢大上海保卫战的今年,疫情来势汹汹,但是没有一个人停下脚步,都在奋力前行,因为,我们正在向第二个百年目标奋斗进军。我想,面对这个目标,我能做些什么?作为一名党员,我需要同其他党员同伴们一起,投身于疫情防控,践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一名通信研究生,我能做到的是脚踏实地地学习专业知识,成为国家现代科技发展的一块砖,让数颗卫星冲天而起,通信可达世界任意一角;作为一名青年研究生,我应当肩负时代使命,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弘扬伟大建党精神,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团结奋斗!

上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党员先锋,上海大学研究生融媒体中心执行主任,文学院2021级中文系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王秋露说,幸逢盛会,报告内容催人奋进、发人深省,对我们思考网络思政育人方面也有很大的启发。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网络思政育人可以实现教育载体的有效延伸,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强化思政话语的传播力,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是时代发展所需,是青年成长成才所需。作为上海大学研究生融媒体中心执行主任,作为文学院中国民间文学的学生,平时深刻感受到网络思政育人对于提高学生的主体参与度,对于积极探索打造有时代热度、人文温度、思想深度、情感厚度的网络育人阵地至关重要。同时,由于长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祖国大地感受到田野调查的魅力,意识到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融媒体相结合的重要性,今后也将在融媒体的工作中,跟随领导老师们的引导,再接再厉,力求在“把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变成教育事业发展最大增量”的工作中贡献力量。

上海大学研究生校长奖学金、国家奖学金获得者、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2020级博士研究生、中共党员彭飞谈到,金秋十月,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22年10月16日在北京召开。在大会的报告中,习总书记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要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对此我深有感触。作为通信专业车联网方向的博士生党员,我更应该瞄准国家急需,破解“卡脖子”难题,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在对车联网通信技术进行算法创新和理论突破的同时也推进相应的工程部署与系统验证,真正解决当前智慧交通发展过程中的难点和痛点,从而提高人们的行车安全和出行体验,为加快国家的车联网发展和建设,早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上海大学研究生红色学讲团讲师,马克思主义学院2021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赵慧敏说,今天非常荣幸能真正以党员身份,在第一时间观看第二十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线上直播。本次大会,是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后的首次全国代表大会,意义非凡!今天的现场直播,报告强调了要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的学生,我对此体会更加深刻: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在党的百年发展中,不断结合时代发展,赋予中国特色和中国底蕴;意识形态领域的地位也从“坚持、巩固”到“成为我们党的极端重要工作”再到国家的“根本制度”,始终处于优先位置。因此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我也要坚定理想信念、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专著文章的反复研读,深入钻研,结合最新文件精神,不断更新自身知识体系,真正做到理论的“内化吸收”,再结合生活实际,合理“外化”,找准切口,利用自身宣讲特长,跨学院、进社区,将最新的理论宣传给更多人!

上海大学研究生优秀党支部书记、优秀党员先锋,社会学院2020级硕士研究生、中共党员祁乐谈到,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我们迎来了党的二十大。“使命呼唤担当,使命呼唤未来。”作为上海大学一名基层党支部书记,我会更加努力地学好大会精神,引领更多青年学生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学习者和宣传者,用实际行动接续奋斗。作为一名社会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我将坚持以学科视角探国情、社情,对社会公共事务和社会现象保持高度的好奇心和敏感度,更加认真学好调查研究的方法,扎实做好调查研究的实践,深入基层一线求实求真。秉承自强不息、先忧后乐的上大精神,把小我融入大我,以赤诚之心践行“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铮铮誓言,为人民城市建设贡献青春力量,在新时代新征程上踔厉奋发、笃行不怠。

上海大学研究生“十佳党建工作先进个人”新闻传播学院2021级博士研究生新闻传播学院博士党支部书记中共党员刘宁,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看了今天上午的开幕式我倍受鼓舞,进一步明确接下来的努力方向。作为一名党员,我要始终紧紧跟随党的步伐,听从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担当时代责任;作为党支部书记,我践行发挥模范带头作用,迎难而上,勇于承担,严抓组织落实和实施;作为当代青年,我立志在知往鉴今中淬炼政治品格、锤炼过硬素质;作为一名新闻传播专业的博士研究生,我坚持传播马克思主义新闻思想,不断探索新闻发展规律,为中国新闻事业的发展贡献学术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