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6日上午10点,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开幕。习近平总书记代表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向党的二十大作报告。为更好地学习二十大报告,国际部党委通过中心组学习、支部学习等形式组织全体师生观看了开幕式,学习了讲话精神。



部分师生学习心得感言如下:
国际部党委书记王丽娜:
党的二十大是在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时刻召开的重要会议,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旗帜鲜明、高屋建瓴、振奋人心、催人奋进。报告回顾了十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尤其是十九大以来的五年对中国而言极不寻常、极不平凡、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团结和带领中国人民应对严峻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和新冠疫情风险挑战,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
国际部党委将把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会议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首要政治任务。要深刻认识到中国在这10年间取得伟大成就背后的成因,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在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要认真领会二十大报告精神的深刻内涵,搞清楚、弄明白报告的精神实质、核心要义,自觉用二十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工作。要将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自身工作实践中,仔细研究二十大报告中与外交政策、教育对外开放事业、中华文明影响力传播力相关的内容,紧紧围绕学校事业发展大局,立足教育对外开放事业的新机遇、新格局、新挑战,继续推动我校国际化工作迈上新台阶,服务我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
国际部党委副书记、国际部副部长、国际合作处处长崔巍:
从党的十九大到党的二十大,是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世纪疫情起伏反复,中美战略博弈激烈复杂,乌克兰危机扑朔迷离,全球发展面临不稳定性、不确定性、不安全性。虽然面对这深刻而宏阔的世界之变、时代之变,我们同时也前所未有地接近世界科技舞台的中央,面临着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在中美科技人才竞争背景下,我国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机遇、知难而进、乘势而上,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科技和人才竞争中赢得主动、赢得优势、赢得未来。
作为高等教育基层工作者,我们将在二十大会议精神的指引下,凝心聚力,埋头苦干,在建设卓越人才培养基地、构建全球具有相对比较优势的创新人才高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方面为国家的各项事业顺利推进提供人才、科技、文化和中外人文交流等各方面的有力支撑和强力推动。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不负人民,不负时代。
国际部副部长、国际教育学院院长李颖洁:
2022年10月16日的上午,阳光洒在房间,岁月静好。我和很多中国人一样通过各种媒体平台观看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实况转播,心潮澎湃。
正如报告所言“新时代十年的伟大变革,在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走过百年奋斗历程的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性锻造中更加坚强有力,在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坚强领导核心。”我们的党带领人民经受了一系列的重大的考验,实现了千年梦想,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拥有9600多万党员的政党更加团结统一。历史实践告诉我们,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指引我们在新时代继续前进的法宝。党中央科学完善的全面部署下,带领全国人民一起在实现伟大梦想的道路上稳步前进,坚定前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确保党永远不变质、不变味!全面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全面推进。
国际部党委副书记、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陈秀猛:
二十大的成功召开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及中国人民团结一心、昂扬拼搏,奋发向上的精神面貌,体现了中国强大、稳定的实力,彰显了作为负责任大国的风范。这对我们开展国际学生工作,引导国际学生知华友华意义重大。也为学校的国际化战略的推进提供了强大动力来源。
从学院角度而言,要继续培养更多高素质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建设者,我们将进一步做好国教院汉硕研究生的党团工作,以二十大所擘画的蓝图,引导学生加强理论学习和实践指导,为迎接未来挑战,投身国家未来发展做好准备。
我本人也将继续在会后进一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提高自己的思想理论认识,在实际工作中认真落实,通过努力工作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党支部书记来慧洁:
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中,实施科教兴国,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以及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都对高校今后的教育对外开放工作具有很强的引领作用和指导意义。高校的外事工作,要坚定不移地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积极汇聚全球创新资源,融入全球创新体系,聚天下英才而用之,主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国际竞争力的拔尖创新人才,为世界高等教育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中国方案和中国力量。
国际合作处副处长徐晓红:
观看二十大开幕会,聆听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收获很多。作为外事工作者,深化了积极对外开放的责任、使命和担当的认识和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要“坚持深化改革开放”,上海大学也将加强对外交流合作、加强国际交流作为我校发展的长期战略,这也正契合我国积极对外开放合作交流的主旋律。
国际教育学院副院长阚怀未:
大会讨论了党章修改,使其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充分体现党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提出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党的工作和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本次会议继往开来,我们将在大时代大环境新要求下立足本职,做好每个岗位的工作,合力促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党支部书记朱焱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取得了决定性胜利。完成了脱贫攻坚,反腐倡廉取得重大成就,从根本上扭转了党风,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在过去的五年中,克服种种困难,在关键性领域取得重大突破,中国已经走向了中华民族复兴不可逆转的道路。全国人民在共产党带领下必将取得更大成就。
国际教育学院教师党员何二林:
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一直光芒万丈,照耀祖国大地、万里山河,这也成为我们新青年不断努力拼搏的精神动力。我生在红旗下,长在春风里,骨子里流淌着印着中国儿女的血液,作为一个中国人,我感到自豪。作为一名人民教师,我始终以高标准要求自己,为中国教育贡献着自己绵薄的力量,长期研究农村学生的行为问题,助力中国乡村振兴工作。我将放下从前的稚嫩,认真且塑造全新的自己,成为党和国家真正所需的忠诚儿女。
国际合作处党支部党员赵奕:
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报告讲话,我更加对新中国的发展和美好前景坚定了信心。珍惜党和人民的信任,立足岗位,努力工作。不断吸纳新知识,掌握新技能,增强新本领。要强化职责意识,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认真做好职责范围内和领导交办的工作任务。作为一名普通党员只有立足本职,不断提高自身素质,才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努力奋斗。
国际教育学院团总支书记、行政党支部党员肖潇:
作为高校的一名基层党员,一名辅导员,我深知,不仅自己要学习二十大精神,更要带领青年学生一起学习,使二十大精神深入人心,深刻领会二十大精神实质,掌握精髓要义。引导青年学生深刻认识到,作为新时代的接班人,要肩负起历史使命,抱有远大理想、努力提高自身素养、调整好自己的心态、摆正好自己的位置、要有能吃苦耐劳的精神、有责任感、并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通过不断地学习来适应社会,坚定战略自信,保持战略清醒,增强信心斗志,讲好中国故事,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推动中国文化更好走向世界。
国际教育学院行政党支部党员黄鑫:
十年来取得的成就更加向我们证明了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以中国式现代化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把国家和民族发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点上、把中国发展进步的命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
作为一名教育领域的基层党员,我们要更加坚定地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定理想信念,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努力提高自身素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时刻为理想而努力,为教育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张易安: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讲到了科教兴国战略,我们学习的是国际中文教育,是教师队伍的一份子。国际中文教育具有教育学科的普遍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我们教外国人学习汉语,我们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的使命。我们汉硕学生努力学习国际中文教育知识是为“一带一路”铺路、为国家走向世界做好“先行”的工作。二十大上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令我心潮澎湃,我一定不负韶华,不辜负党、国家和人民,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在今后的学习和教学中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为汉语走向世界奉献自我,为讲好中国故事尽自己的一份力。
国际教育学院学生党支部党员孙立朝:
我们见证着祖国的强大,也正在成为新时代的建设者和主力军。作为青年学生党员,我们应该深刻领会总书记的讲话内容。日常的支部学习,让我不断提高思想觉悟,落实到我们自身,就是要坚持学习久久为功,学好专业课程,讲好中国故事,并将之运用到日常生活中。要积极参与社会实践,参与志愿服务,做好模范带头作用。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做好同学们的朋友,乐于奉献。我们要经常思考,经常实际地做,以实际行动来证明一切,为党和国家的发展贡献力量!
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是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大会。国际部全体师生同心喜迎二十大,擎旗奋进新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