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主办、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承办的“2022年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理事会会议”于10月12日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上海智能媒体传播创新实验中心以及线上同时举行。

来自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密苏里大学、纽约州立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城市大学、南洋理工大学、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和上海大学等海内外高校的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和教授开启线上线下同步会议,共同探讨“智能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新视野”。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华、上海大学国际部国际合作处副处长来慧洁、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党委书记王晴川、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牛盼强和学院青年教师代表以线上线下出席的方式与会。本次会议由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特聘教授、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理事会秘书长李喜根教授主持。

上海大学党委副书记欧阳华致欢迎辞。他代表上海大学向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的各位学者前来参加上海大学建校百年盛典及对新闻传播教育和国际交流的大力支持表示感谢。欧阳华表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是上海大学连续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成功实践,为上海大学的新闻传播学院发展打开了世界之门,未来上海大学将继续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他衷心希望各位专家学者为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的未来发展提出真知灼见;希望新闻传播学院国际学术委员会能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联通业界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希望各成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师生互访,以双边或多边的方式展开合作,充分用好各自文化差异做一些包括比较研究在内的科研项目,为全球培养心怀和平理想,具有开放的国际视野的高层次新闻传播人才。最后,欧阳华副书记表示,待疫情形势转好,期待与各位专家在上海大学团聚,殷切期盼各位学者到新闻传播学院进行参观访问与学术交流。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理事会秘书长李喜根教授在会上作联盟工作报告,介绍了联盟目前所有序开展的各项具体工作。他在工作报告中再次重申了联盟的目标和宗旨,表示虽然受到新冠疫情影响使得原定的一些学术交流活动无法开展,但联盟成员学校依然通过不同渠道继续开展学术交流,合作研究按计划实施,成员学校间不断拓展合作领域。本月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将与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就智能媒体时代传播学研究前沿相关议题开展学术研讨会,同时还将与悉尼科技大学联合举办智能时代媒体与传播国际交流论坛。此外,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与香港浸会大学传播学院将继续就香港民众政治意识等相关议题进行深度研究合作。目前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已与悉尼科技大学签订了博士联合培养项目。未来,联盟还将积极寻求与更多学校及科研机构开展学术交流活动与联合培养人才计划,支持联盟各成员积极开展联合学术科研项目,以灵活的方式促进线上教育交流与国际学术研究工作的进行。
中外专家学者围绕本次会议的主题智能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教育与研究新视野发表各自见解。香港城市大学媒体与传播系主任刘幼琍教授就人工智能元宇宙技术在新闻业应用与教学实践进行了丰富的案例展示与应用前景阐述,她表示元宇宙等人工智能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将为新闻业格局带去新的变数。香港浸会大学传理学院黄煜教授介绍了香港浸会大学最新成立的人工智能与数字媒体系,他表示学院正在努力推进元宇宙,大数据等智能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实践应用工作。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布法罗分校传播系洪浚浩教授对上海大学建校100周年表示了衷心的祝贺,他认为在智能媒体时代如何应对当下信息交流新环境与新形式是国际传播学界内的重要议题,给国际学术交流与研究提供了广阔的领域。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主席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黄金辉传播与信息学院副院长Lee Chu Keong教授分析了当下新闻传播学界所关注的重点研究方向,包括健康信息传播等研究课题。面对智能媒体时代元宇宙等人工智能技术在新闻传播领域的进一步应用,有关计算机,大数据,算法等学习内容需要整合进课程内容,帮助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应对新的挑战。英国萨塞克斯大学媒体、艺术与人文学院高级讲师Sally Chen强调随着全球传播环境不确定性与复杂性的增加,当下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培养和传播学研究视野应该更全球化,在扩展视野的基础上,聚焦不同文化背景的国家或者地区的新闻传播实践开展深入研究与探索。美国印第安纳大学传媒学院院长Walter Gantz教授谈到了面对传统新闻业的没落以及数据新闻的快速崛起,新闻教育工作应该帮助学生获得数字时代从事新闻工作的能力,从培养未来型记者的目标出发,更新和开发适应数字媒体时代的课程。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Fritz Cropp教授介绍了该校新闻传播学院对学术研究型人才,新闻专业人才和企业实践型人才三个领域的人才培养计划和相关课程体系,同时展示了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应对智能媒体发展最新设计并实施的教学活动和项目。
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严三九教授在会议上发言。他从两个方面介绍了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在智能媒体传播教育方面的实践。一是在校内、学院内进行智能媒体传播教育改革,构建智能媒体新闻传播教育的教学生态和育人生态。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新闻传播+智能技术+艺术+市场的人才培养模式,举办上海国际大学生智能媒体节,创造第二课堂。投资3000万元,打造国内第一家智能媒体传播创新实验中心。在科研方面,举行了五届中国智能媒体青年传播高峰论坛。二是向业界扩展,获取教学和实践资源。目前,学院已和几家元宇宙发展公司对接并获得捐赠,用来探索C20的研发工作;与上海某元宇宙公司开展IT内容研发合作。同时,与中国国家新闻出版署、中国广播电视总台合作建立两个联合试验室。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生就业、实践单位方面形成产学研用的联合人才培养生态。
联盟成员学校的院长与教授还对今后的交流与合作提出了具体设想,包括开展课程体系交流、联合开展前沿学科知识与技能培训,制定长期合作教学和研究计划,开展线上教学与学术交流等,并且讨论了进一步合作的可行性。
今年正值上海大学建校百年,今天的上海大学,融合了上海大学的红色根基和新上海大学的自强精神,努力建成世界一流特色鲜明的综合性研究型大学。长期以来,学校积极推进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加强国际协同创新,切实提高我国高等教育的国际竞争力,不断提升学校国际化水平。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的建立及在联盟基础上广泛开展的新闻传播教育和研究方面交流与合作,体现了上海大学开展国际教育合作的实践实践和不懈努力。

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于2018年10月20日在上海大学正式成立,该联盟由美国、澳大利亚、英国、新加坡、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上海的知名高校的新闻传播院系组成,目前有11个成员学校,秘书处设在上海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其宗旨是推动联盟成员学校间的新闻传播教学与研究合作,促进成员学校间教师与学生交流和研究合作,以及在全球化背景下推进成员学校实现其教育与研究使命。联盟以双边或多边方式展开合作、共建平台,以期在学术研究、人才培养、学科建设、联通业界等方面展开国际化的交流与合作。理事会成员期待国际新闻传播教育联盟在未来吸纳优秀院校,进一步扩大合作规模,改进合作方式,成为全球新闻传播教育国际化交流的重要平台。五年来,联盟每年召开理事会,共同探讨阶段性成果,展望下一步工作,加强了彼此间的学术交流和人才培养合作,推动了新闻传播学术研究,增进了海内外学术交流与实践探索。(撰稿:田美;图片:刘越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