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院举行庆祝“五四”青年节暨第七届“文学之夜”活动

发布时间:2017-05-09投稿:宋桂林 部门:文学院 浏览次数:

5月4日晚,以“从你的文学路过”为主题的文学院庆祝“五四”青年节暨第七届“文学之夜”在校本部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文学之夜”是由上海大学文学院主办的大型特色活动,将文学大师请进校园,使师生有机会近距离接近作家,走进文学世界,既陶冶了师生的人文情怀,又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本届“文学之夜”邀请了著名悬疑小说作家蔡骏、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奖获得者滕肖澜、《芈月传》作者蒋胜男齐聚一堂,笑谈他们的文学之路。校党委宣传部部长李坚、教务处处长彭章友、校团委书记许烁、校学工办副主任王国建、图书馆直属党总支书记王远弟、图书馆常务副馆长陆铭、文学院党委书记竺剑、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崔海霞等相关部处及学院领导出席活动。

许烁老师上台致辞,热忱地代表学校欢迎嘉宾们的到来,向青年们致以节日的问候。他在致辞中说,每一个国家、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学,不同的体系、类别、风格、体裁等,文学对青年人产生的影响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文学的教育作用不同于课堂,它可以培养一个人的文学修养,促使人们思考生活,改变人们对待生活的态度,这就是文学的力量和精神价值所在。“文学之夜”是一项极具人文精神的事业,以一种直观的方式让作家走入校园和青年学生互动对话,具有强烈的人文情怀和可视性,对培养全面发展的学生具有重要意义。

现场,三位嘉宾依次分享自己的文学创作之路。悬疑作家蔡骏做了题为《玩命地爱着一个叫悬疑的姑娘》的主题演讲,采用讲故事的方式述说他与“悬疑小说”的不解之缘。最近几年蔡骏先生一直在思考往悬疑作品中加入一些现实因素,因为他发现许多描绘现实的纯文学作品确实把现实与人性写得极其深刻,但往往流于生活本身,说故事才是小说的原始功能。滕肖澜女士围绕“大上海,小故事”的主题展开演讲,娓娓道来的温和语调尽显内心的柔软和温暖。从一开始,她就有明确的写作目标:就写“上海人过着的日子”,试图用简洁的笔触捉住生活中不起眼的一个个小小惊喜和感动,她的小说中更多的是“从柴米油盐中渗出的温情、鸡零狗碎里流露的惬意”。《芈月传》作者蒋胜男女士结合自己的创作过程发表了题为《走进人物、走进历史》的演讲。她强调要尽量尊重历史,历史的架构和定位不要动,历史没有写的和没有确认的部分,是写小说可以发挥的。历史给了我们一个骨架,作家的任务是补充血肉。

访谈环节,主持人分别与三位嘉宾就他们的文学创作展开了深入交流,同时嘉宾们回应现场同学的提问。蔡骏等就写作缘起、作品风格、灵感来源等问题进行了回应;滕肖澜谈及了一个老上海人对于上海的认识及她写作的一些经验;蒋胜男女士对于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作品与作品本身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了解答。

除了嘉宾带来的精神盛宴外,同学们也送上了精心准备的文艺演出。由青鸟剧社带来的微话剧《谋杀似水年华》(改编自蔡骏的小说《谋杀似水年华》)再现了蔡骏先生小说中的经典情节;上海大学十大歌手之一金业讯深情演唱《上海三月》,舒缓的旋律如滕肖澜女士的作品带给我们的温暖;文学院15级本科生张静、王宇吉领衔舞蹈《倾城之恋》,引领现场观众进行了一场唯美的时光之旅。

当晚,现场观众还通过微信墙参与实时互动,随时表达自己对文学之夜的关注与回应。

伴随着上海大学海燕咏歌团《学堂乐歌》的旋律,上海大学第七届文学之夜也缓缓落下了帷幕。

文学院将继续承担起全校人文素质提升的使命和责任,打造面向全校的高品质文化活动,提升大学生人文素养,浓郁大学人文气息,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从你的文学路过,以文学的名义从你的心上路过!(供稿:刘欢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