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8日,“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前沿研讨会暨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基因组分会第二届会员代表大会”在上海大学成功召开。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陈立东院士、清华大学段文晖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曾小勤副校长等80余位领域专家学者在线下和线上参加了会议,共同探讨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交叉融合的前沿动态与发展趋势和材料基因组分会改选等事宜。


会议伊始,上海大学副校长张建华代表上海大学对各位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高度评价了材料基因组分会自2017年成立以来在推动材料基因工程领域科技创新、学术交流与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她表示全力全方位支持在上海大学成立材料基因组分会秘书处,期望继续得到首届主任委员张统一院士及老一辈院士专家的关怀和支持,在新一届主任委员段文晖院士带领下,在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领域再创新高,为我国材料科技发展贡献力量。
随后,材料基因组分会首任主任委员张统一院士发表了开幕辞。他回顾了材料基因组计划的发展历程,对分会过去八年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并对分会未来的工作提出了殷切期望。
在开幕式后的工作报告环节,第一届材料基因组分会秘书长鲁晓刚教授作了分会工作报告,全面总结了分会过去八年的工作成果,包括组织学术会议和教材撰写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在会议的换届选举环节,依据《第二届中国材料研究学会“材料基因组分会”换届选举办法和候选人名单》,经专家提名和单位推荐,综合考虑学术造诣、影响力、地域均衡及中青年学者参与等因素,选举产生了第二届材料基因组分会领导机构和成员。
诞生的新一届材料基因组分会成员阵容强大、结构合理,集结了国内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精英力量。顾问委员会由7位德高望重的院士组成,包括钢铁研究总院干勇院士、上海大学张统一院士、北京科技大学谢建新院士、北京大学鄂维南院士、中科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院士、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陈立东院士以及复旦大学龚新高院士。清华大学段文晖院士出任新一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科技大学宿彦京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汪洪教授、四川大学杨明理教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孙志梅教授、上海大学刘轶教授等5位专家担任副主任委员。60余位委员专家来自清华、北大、浙大、复旦、北科大等30余所高校及中科院和国家实验室,研究方向覆盖人工智能赋能的材料科学、面向材料科学的人工智能、智能实验、智能计算、材料自主实验室、材料大语言模型、材料数据等前沿领域;秘书处由上海大学刘轶教授兼任负责,组织协调分会各项日常工作和活动。
新一届材料基因组分会主任委员段文晖院士发表了就职致辞,他高度评价了首届材料基因组分会在张统一院士带领下,八年来为材料基因工程和AI+材料领域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段院士指出,AI时代下材料研究正经历巨大范式变革,新一届分会成员老中青结合,代表国内领域最高学术水平,未来将积极履行主任委员职责,与委员专家共同努力,推动材料基因和AI+材料领域深入发展,将分会办成国内一流、国际有影响的学术组织,为中国新材料创新贡献力量。
会议上,第二届分会副主任委员兼秘书长刘轶教授作了材料基因组分会工作规划报告。他表示,分会将顺应AI时代材料研究变革趋势,延续材料基因优势的同时注入AI能力和活力。未来,分会将强化会议组织、教育学科建设支撑、国际化、产业化,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推动产学研融合和成果转化,为我国新材料创新发展增添新动力。在圆桌论坛环节,参会嘉宾围绕“AI+材料研究的未来和挑战”这一主题展开了深入讨论,分享了各自在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见解与经验。

在学术报告环节,来自清华大学的徐勇教授介绍了“基于第一性原理的材料大模型”的最新研究进展;西安交通大学的薛德祯教授则分享了“强化学习驱动多元合金成分设计”的研究成果;国防科技大学的叶益聪教授介绍了“AI材料学家MatPilot:人机融合多智能体自主决策系统与自主实验室”的构建与应用。

会议最后,段文晖院士对本次会议进行了系统总结。他表示,本次会议不仅展示了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也为参会者提供了一个高水平的学术交流平台。未来,分会将继续发挥桥梁和纽带作用,促进学术交流与合作,为AI时代下的材料科学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标志着中国材料基因与人工智能交叉领域的学术组织进入了AI时代阶段。期待新一届材料基因组分会积极推动材料基因和人工智能领域健康快速发展,为中国材料领域的科技创新提供新的动力和源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