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大学首获 APN-CRRP 项目资助,牵头跨国协作应对超大城市热浪与臭氧复合难题

发布时间:2025-09-28投稿:乔雨 部门: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近日,由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大气污染控制团队黄凌副研究员牵头,联合上海市疾控中心、马来西亚国立大学、马来西亚诺丁汉大学、泰国国王科技大学、韩国高丽大学、日本九州大学及美国Ramboll的学者,在前期合作基础上提出的“应对东亚与东南亚超大城市热浪与臭氧污染:历史趋势、缓解策略与未来适应措施”项目正式获得亚太全球变化研究网络(Asian Pacific Network for Global Change Research,简称APN)2025年协作区域研究计划(Collaborative Regional Research Programme,CRRP)资助。

这是上海大学首次获此殊荣,标志着我校在全球气候变化与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高水平国际科技合作取得新突破。

图片.png

此次获批项目是APN-CRRP计划2025年度全球资助的8个项目之一。APN作为成立于1996年的政府间科学合作网络,始终以整体方法应对全球变化与可持续发展,鼓励所有成员国积极参与,共同应对“气候”、“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空气、陆地、海岸与海洋”、“粮食、水与能源”、“风险与韧性”及“人文维度”六大领域的广泛挑战。CRRP作为APN的旗舰科研计划,每年仅遴选少数兼具区域合作价值、政策相关性与早期人才培育潜力的项目。此次获批项目的脱颖而出,充分彰显了其研究方向的前沿性与现实意义。

在气候变暖与快速城市化的双重驱动下,东亚与东南亚超大城市正面临热浪与臭氧污染并发的严峻挑战。过去60年该区域热浪频率整体上升,近30年尤为显著;而臭氧污染因高温加速光化学反应愈发严重。二者叠加形成的“复合胁迫”,对公众健康构成的威胁呈倍数增长,已成为亟待解决的全球性环境难题。针对这一挑战,该项目将通过历史数据回溯分析、政策评估和机器学习模型预测等手段,系统研究北京、上海、东京、首尔、曼谷和吉隆坡六大城市热浪与臭氧复合污染的发生规律、健康风险及治理经验,开发可复制的城市韧性指数与政策工具包。未来两年,项目团队将与马来西亚、泰国、韩国、日本及美国的学者与专家密切合作,凝聚区域智慧,为亚太城市共筑“热浪-臭氧”协同治理新范式。

环化学院始终将科研国际合作视为提升学术影响力、服务全球议题的重要路径,通过搭建跨国协作平台、支持学者参与国际顶尖项目,持续推动科研成果向解决全球性挑战转化。此次获批APN-CRRP项目,既是对学院在大气环境领域研究实力的认可,更是对国际化科研战略的肯定。未来,学院将以此为契机,深化与亚太地区及全球科研机构的合作,在应对气候变化、环境污染等全球性议题中贡献更多“上大方案”,培养更多具备国际视野的科研人才,为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

(来源:APN官网https://www.apn-gcr.org/news/conditionally-approved-new-projects-for-fiscal-year-2025-july-2025-june-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