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自学院科研团队科技成果转化——上海市首张脑机接口医疗注册证

发布时间:2024-12-23投稿:严巧赟 部门:科研管理部 浏览次数:

近日,上海大学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脑机工程研究中心杨帮华教授团队成果转化项目:“脑电采集康复训练设备”,支持合作企业上海韶脑传感技术有限公司通过上海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审查,正式获批上海市首张脑机接口医疗注册证。这标志着上海大学围绕“五五战略”,聚焦国家需求,在“上海大学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大会”后又一科技成果转化实际应用。

获批的医疗注册证是机电工程与自动化学院杨帮华教授科研团队20多年来深耕脑机接口核心解码技术及其结合VR技术在康复领域工程研究成果,该产品是面向神经性系统疾病的全国产化康复设备。该设备基于运动想象脑机接口核心智能解码技术,结合虚拟现实用于以脑卒中为例的神经系统疾病的康复治疗;基于构建的实验平台,最终形成临床卒中后软瘫期患者脑机接口智能解码及训练产品。此设备能够对脑电数据的采集、传输、存储、模型训练和后台服务等提供整合和支撑,并支持对各种模型检验和算法优化改进,最终在临床环境中验证和评估。“脑电采集康复训练设备”以更少导联实现有竞争性的性能,提高了临床实现可及性与稳定性。

科研团队在学院、部门各级领导下,依据自身特点和科研优势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成果走出实验室真正落地。该款康复设备的成功研发是我校在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智能医疗和神经康复技术的探索和创新成果,体现上海大学在“产、学、研、医、用”等多方面深度融合,形成新质生产力完整产业链的成功实践,进一步提升重大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深入推进学校科研创新提质工程,落实《上海市科技成果创新改革试点实施方案》,为上海全球科技创新中心建设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