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上海大学章程》(20世纪20年代) |
邓中夏制定,于右任题名 |
1923 |
该章程原件现为国家一级文物,收藏于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纪念馆 |
2 |
《社会主义释疑》等系列演讲 |
李大钊 |
1924 |
李大钊不仅是创办上海大学的主要推动者之一,而且曾5次到上海大学演讲,这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高校课堂中的第一次系统讲授。1924年他受聘为上海大学经济学系主任。 |
3 |
《劳动常识》(上海大学平民学校教材) |
邓中夏 |
1924 |
平民教育是20世纪20年代兴起的重要社会思潮,上海大学在其中发挥了积极推动作用。邓中夏编写的上大平民学校教材刊登在《民国日报》副刊《平民周报》(1924年5月31日)
|
4 |
《社会科学讲义》丛书(《现代社会学》(瞿秋白)、《社会哲学概论》(瞿秋白)、《现代经济学》(安体诚)、《社会运动史》(施存统)、《社会思想史》(施存统)、《社会问题》(施存统)、《唯物史观》(董亦湘)、《民族革命讲演大纲》(董亦湘))
|
瞿秋白等 |
1924 |
收录于上海书店出版的《社会科学讲义》1-4集。
瞿秋白在上海大学任教期间,在课程讲稿基础上著成《现代社会学》,1924年由上海书店出版,这是我国最早阐述马克思辩证唯物主义的开山之作。 |
5 |
《马克思政治学》 |
张太雷 |
1924 |
1924年11月26-29日《民国日报》副刊《觉悟》连载。 |
6 |
上大五卅特刊 |
上海大学学生 |
1925 |
上海大学学生办刊,保存了上海大学作为五卅运动策源地的珍贵史料 |
7 |
《社会进化史》 |
蔡和森 |
1925 |
1924年11月,蔡和森的《社会进化史》作为《上海大学丛书》之一出版,是我国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阐述社会发展的奠基之作,曾入选“民国学术经典文库”“中华现代学术名著丛书”,是民国十大经典学术著作之一。
|
8 |
《少年漂泊者》 |
蒋光慈 |
1926 |
1926年1月,蒋光慈的《少年飘泊者》由上海亚东图书馆出版,在当时产生了很大的社会教育作用,陶铸、胡耀邦、习仲勋等都自述深受这部作品的影响,后来走上革命道路。 |
9 |
《通俗资本论》(李季编译) |
李季 |
1926 |
李季1925年12月撰写《马克思通俗资本论序言》,1926年编译《通俗资本论》,这是中国最早系统介绍马克思《资本论》的译本。他还曾翻译柯卡普的《社会主义史》,毛泽东多次说过该书是他“得到关于阶级斗争启蒙的三本书之一”。
|
10 |
微波原理著作;单模光纤技术,国内第一根单模光纤;建立了变速旋扭双折射特种光纤的一套完整理论。 |
黄宏嘉等 |
1963 |
科学出版社出版《微波原理》著作(1963年)、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研成果奖“突出贡献奖(个人奖)”(1978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1988年)、香港何梁何利科技进步奖(1998年)
|
11 |
《工业电视》上下册,科学出版社; 6*6多功能组合屏彩色电视墙; 三维自由视点电视关键技术研发及在世博会中国馆中的应用 |
张兆杨,安平等 |
1974-2011 |
6*6多功能组合屏彩色电视墙,北京亚运会大型应用,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91年);三维自由视点电视关键技术研发及在世博会中国馆中的应用,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1年) |
12 |
不锈钢冶炼新工艺 |
徐匡迪等 |
1977 |
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重大成果
徐匡迪长期从事电炉炼钢、喷射冶金、钢冶二次精炼及熔融还原的研究,研究成功生产高纯管线网的真空循环脱气喷粉技术。他的学术思想和新技术不仅在国内得到广泛应用,而且也被世界同行采纳及应用。徐匡迪成为我国喷射冶金技术的开拓者,对我国钢铁冶金技术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
13 |
热收缩薄膜的研制;红旗渠潜水泵的密封材料 |
刘文义、周积春等 |
1978 |
全国科技大会“优秀科研成果奖” |
14 |
不可压缩黏性流的数值计算(1978);流体力学中的差分方法(1986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谱解法和拟谱解法及其应用(1990年);非线性偏微分方程的差分方法和谱方法及应用(1995年) |
郭本瑜 |
1978 |
全国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986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甲类一等奖(1990年)、国家级教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二等奖(1993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5年)
|
15 |
膦胂叶立德在合成含氟有机化合物中应用的研究 |
丁维钰,蔡文,戴金山,浦家齐等 |
1982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16 |
汉字宏观字形编码(钱码)及中文系统 |
钱伟长,曹家麟,邹皓,冯麒孙,廖大平,徐永晋等 |
1984 |
1984年10月,钱码方案在上海通过了上海市科委主持召开的技术鉴定,并推向社会应用。此后,国内外有100多家企事业单位在信息管理、办公自动化、数据录入等方面中使用,受到广泛好评。1985年5月,获得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86年5月,在国家标准局组织的全国首届汉字输入方法评测中,在全国各地选送的34种方案中,钱码被评为a类方案。同年在北京举行的全国编码比赛中,钱码因单人输入速度第一而获得甲等奖。1987年获得第三届中国发明展览会银牌。
|
17 |
建立国家激光洛氏和表面洛氏硬度基准 |
陈久康,陈明仪,孙桂清,王菊荣等 |
1985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18 |
直线异步电机 |
江建中,蔡廷锡,康越仁等 |
1985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19 |
S76渣油粘结剂 |
胡彭生 |
1985 |
第35届布鲁塞尔尤里卡世界发明博览会金奖(1986年)、第14届日内瓦国际发明展览会奖银质奖(1986年)、国家发明奖三等奖(1985年) |
20 |
《评〈楚辞新考〉》 |
姚汉荣,姚益心 |
1984 |
上海社会科学论文奖 |
21 |
《对“故意犯罪阶段”再认识》 |
徐逸仁 |
1984 |
上海社会科学论文奖 |
22 |
《从“古今中西”之争看严复的进化论 》 |
谷野 |
1985 |
上海社会科学论文奖 |
23 |
《论闻捷的叙事长诗》 |
吴欢章 |
1986 |
上海社会科学论文奖 |
24 |
KC频段20米口径卫星地面站天线系统 |
王生洪,龚振邦,吴家麟等 |
1987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 |
25 |
共轭曲面基础原理 |
陈志新 |
1987 |
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 |
26 |
流控式眼玻璃体切割器 |
俞道义,陈银庆,俞丽和,华正清,丁仁根,姜节凯 |
1987 |
国家发明奖三等奖 |
27 |
上海二号搬运机器人 |
方明伦等 |
1987 |
“上海二号”首台搬运机器人研制成功,代表上海参加了第一届全国工业机器人展览会,并荣获198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8 |
单模光纤四次群通信实验系统 |
林如俭,李迎春,汪敏等 |
1987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29 |
水凝胶软接触镜合成方法(辐射合成超薄型亲水软接能镜) |
刘钰铭,杨月琪,阮逸标 |
1988 |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30 |
极壳非线性问题的理论与计算 |
刘人怀 |
1988 |
国家教委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31 |
自强2000集群式高性能计算机系统 |
李三立 |
90年代 |
我国当时民口研制的峰值速度最高的超级计算机;2台计算机两台进入世界超级计算机500强排名榜—“深超-21C”(2003,146位)和“自强3000”(2004,126位)。
|
32 |
熔锥型单模光纤灭源器件的制造技术与装置 |
汪道刚 |
1990 |
国家发明奖二等奖 |
33 |
大中型橡胶骨干企业质量管理模式 |
郁宗隽等 |
1991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34 |
《中国社会学的历史反思》 |
陈树德 |
1994 |
上海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
35 |
《现代技术贸易——理论与务实》 |
唐豪 |
1994 |
上海市第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
36 |
三米激光丝杠动态测量仪 |
陈明仪,孙麟治,程维明,刘继发, 陆林海 |
1995 |
国家科技进步奖三等奖 |
37 |
《科学技术法学原理》 |
曹昌祯 |
1996 |
上海市第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 |
38 |
工程结构中分叉问题的分析与计算方法(甲类) |
程昌钧,朱正佑,杨晓,何录武 |
1998 |
教育部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
39 |
“九五”863重大项目:全业务网多媒体系统; 兼容IPV6的宽带接入汇聚与服务系统 |
汪敏,林如俭,陈健,李迎春,宋英雄,翟旭平,张俊杰,邹君妮等 |
1999- 2008 |
在宽带光接入领域研制成功国内第一台HFC电缆调制解调器;
上海市重大科技攻关项目,200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在上海贝尔实现产业化 |
40 |
钱伟长教育思想 |
钱伟长 |
2000 |
《教育和教学问题的思考》出版,记述了钱伟长在上海工业大学(1983—1994)和上海大学(1995—1999)期间所进行的教育改革和教学改革,标志着钱伟长教育思想的正式形成。 |
41 |
《唐帝国的精神文明——民俗与文学》 |
程蔷,董乃斌 |
2001 |
首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学术著作奖 |
42 |
土木工程类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
叶志明,汪德江,徐旭,宋少沪,张凌 |
2001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43 |
设计作品《南京路下沉广场方案》 |
秦一峰、岑沫石 |
2004 |
第十届全国美展金奖 |
44 |
设计作品《上海地铁8号线设计方案》 |
朱宏,赵睿翔 |
2004 |
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 |
45 |
中国画作品《在另一个季节》 |
丁蓓莉 |
2004 |
第十届全国美展银奖 |
46 |
预弯曲动力学防斜打快技术研究与应用 |
狄勤丰,朱卫平,邹和均,王益山等 |
2006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47 |
混沌控制和同步化若干问题 |
陈立群,刘曾荣,周 进 |
2007 |
教育部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48 |
“中国城市社会阶层研究”(《中国城市的阶层结构与社会网络》、《城市新移民社会认同的结构模型》、《城市白领新移民研究》) |
张文宏 |
2008 |
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08年)、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0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8年) |
49 |
《外国建筑史——从远古至19世纪》 |
陈平 |
2008 |
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
50 |
冶金过程中的带电粒子控制技术 |
周国治,鲁雄刚,钟庆东,李福燊,丁伟中,金从进,李重河,胡晓军,张捷宇,李丽芬,刘卫东 |
2009 |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51 |
《中国传播思想史》(共四卷) |
金冠军、戴元光 |
2009 |
教育部第五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类)著作类三等奖 |
52 |
上海世博会主题馆的“世博会博物馆”总体设计,上海世博会一轴四馆的世博中心“公共艺术整体设计” |
汪大伟 |
2010 |
上海世博会 |
53 |
《信息共享空间实现机制与策略研究》 |
任树怀 |
2010 |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54 |
《自我评价论》 |
陈新汉 |
2010 |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55 |
大型民用飞机产业的全球市场结构与竞争 |
史东辉 |
2010 |
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
56 |
高分辨半导体显示制造关键技术与重大装备 |
张建华,张志林,殷录桥,蒋雪茵,魏 斌,周畅,曾章和,徐兵,陈龙龙, 邱承彬、方志强、丁星伟等 |
2010-2020 |
创新建立了“器件-工艺-装备-材料”自主创新体系,研制实现国内第一款7英寸AM
OLED动态彩色显示器,国内第一台高分辨显示光刻机,国际率先实现氧化物动态平板探测器等,获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科技1项(2014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项(2016年,2020年),以及上海市青年科技杰出贡献奖(2016年)。
|
57 |
基于探测机器人技术的水域安全监测监控系统 |
谢少荣,龚振邦,徐解民,陆林海,张嘉毅,罗均,陈金波,李恒宇,饶进军,高同跃,翟宇毅,丁卫,欧阳航空,李磊,王 涛 |
2011 |
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 |
58 |
“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中国文学叙事传统研究论稿》、《文学史学原理研究》、《古典诗词研究的叙事视角》) |
董乃斌 |
2011 |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1年)、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0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2年)
|
59 |
低维纳米功能材料与器件原理的物理力学研究 |
郭万林,胡海岩,张田忠,郭宇锋,王立峰 |
2012 |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 |
60 |
碳/碳复合材料工艺技术装备及应用 |
孙晋良,任慕苏,张家宝,李红,潘剑峰等 |
2012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61 |
堆用锆合金关键基础研究 |
周邦新等 |
2012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62 |
基于超高灰度成像方法的平板显示器核心技术开发及其应用 |
冉峰,范刚,徐美华,王鹰华,陈章进等 |
2013 |
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63 |
问题导向的思想政治理论课“项链模式”改革与创新 |
忻平,王天恩,李梁,顾晓英,魏宏,张丹华,林自强,谢宝婷,申小翠,奚建群 |
2014 |
高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64 |
构建基于大数据分析的常态化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与保障体系 |
叶志明,宋少沪,辛明军,王光东,陈方泉,叶红,郭长刚,田蔚文,楚丹琪,于海阳 |
2014 |
高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65 |
电磁场调控金属结晶微观组织机理、金属材料纯净化制备新技术 |
任忠鸣,李喜,钟云波,王江,雷作胜,李传军,余建波,邓康,王贺利,黄靖文,胥福顺,王保军,任维丽等 |
2014-2020 |
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4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5年)、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20年) |
66 |
对照国际标准,强化工艺能力,培养高水平数控技术人才的创新与实践 |
鞠鲁粤,张萍,陆建刚,刘霞,林成辉,李斌,姜锡鲁,傅丰伟,陈觉,刘涛 |
2014 |
职教类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67 |
《电影论——对电影学的总体思考》 |
蓝凡 |
2014 |
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
68 |
“新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内在逻辑探究”(《从制造到服务—上海四个中心建设与上海服务》、《大国崛起的新政治经济学》) |
聂永有 |
2014 |
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4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8年) |
69 |
《春秋文学系年辑证》(全四册) |
邵炳军等 |
2015 |
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2015年)、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4年) |
70 |
《文化资本与社会地位获得-基于上海市的实证研究》 |
仇立平、肖日葵 |
2015 |
教育部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15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2年) |
71 |
《近现代工业遗产博物馆研究》 |
吕建昌 |
2015 |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
72 |
荧光石墨烯量子点的可控制备及生物医学应用研究; 石墨烯微结构调控及其表面效应研究; 工业污染源挥发性有机物治理关键材料研制及工程应用 |
吴明红,潘登余,王海芳,曹傲能,王勇,焦正,涂育松,王继荣,肖岗行,程伶俐,唐量,王晨昊,肖硕 |
2015- 2019 |
上海市自然科学奖一等奖(2015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8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 |
73 |
第二代高温超导带材 |
蔡传兵 |
2015-2021 |
示范工程,国内第一根千米级的超导带材 |
74 |
精海系列无人艇 |
罗均,彭艳,谢少荣,蒲华燕等无人艇团队 |
2016-2020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6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8年)、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9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20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5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7年)、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19年)
|
75 |
“中国近代基督教问题研究”(《近代医学共同体的嬗变:从博医会到中华医学会》、《晚清国家基督教治理中的官教关系》) |
陶飞亚等 |
2016 |
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6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8年) |
76 |
《孔子家语》与《礼记》"互见"关系研究 |
宁镇疆 |
2016 |
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
77 |
大国方略——走向世界之路 |
顾骏 |
2016 |
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通俗理论读物类一等奖 |
78 |
新常态与企业激励模式变革:从绩效导向到价值自觉 |
马君 |
2016 |
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 |
79 |
脉冲磁致振荡连铸方坯凝固均质化技术 |
翟启杰,龚永勇,李仁兴,仲红刚,徐智帅,徐益峰,黄周华,李莉娟等 |
2017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2017年)、上海市技术发明奖一等奖(2016年) |
80 |
“Ion sieving in graphene oxide membranes via cationic control of interlayer spacing”
|
吴明红(通讯作者,第一单位) |
2017 |
Nature |
81 |
上海市事业单位按行业分类确定工资水平的研究 |
山鸣峰 |
2017 |
上海市第十一届决策咨询研究成果奖一等奖
|
82 |
“大国方略”系列课程的创设与实践 |
顾晓英,顾骏,聂永有,刘寅斌,肖俊杰,罗均,张新鹏,忻平,李友梅,狄其安,叶志明,王国中,王海松,许 斌,许春明 |
2018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
83 |
入耳入脑入心 同向同行同频:以思政课为核心的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与创新 |
复旦大学牵头,上海大学为参与完成 |
2018 |
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
84 |
基于M3组织调控的钢铁材料基础理论研究与高性能钢技术 |
董瀚等 |
2018 |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
85 |
创建材料信息学理论体系 |
张统一 |
2018 |
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引领我国数据驱动和专家知识相结合的材料基因组研究
|
86 |
“Observation of Dicke cooperativity in magnetic interactions” |
曹世勋(通讯作者) |
2018 |
Science
|
87 |
“Planning chemical syntheses with deep neural networks and symbolic AI” |
Mark P. Waller(通讯作者) |
2018 |
Nature
|
88 |
大型压水堆核电站仪控设备与系统自主化关键技术及应用 |
费敏锐,陈凯,钱虹,王灵,史哲烽,苏晓燕等 |
2018 |
2018年度上海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
89 |
《大数据中的因果关系及其哲学内涵》 |
王天恩 |
2018 |
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
|
90 |
考古现场脆弱性文物临时固型提取及其保护技术 |
罗宏杰等 |
2019 |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
|
91 |
“中西文论影响接受研究”(《影响的多元网络——巴赫金对当代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研究》、《西方文论对中国经验的阐释及其相关问题》) |
曾军 |
2019 |
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9年)、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20年)
|
92 |
电影《妖猫传》美术创作 |
屠楠,陆苇 |
2019 |
第32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美术奖
|
93 |
“中国社会组织建设研究”(《新时期加强社会组织建设研究》、《社区治理:公民社会的微观基础》、《从财富分配到风险分配:中国社会结构重组的一种新路径》、《文化主体性及其困境——费孝通文化观的社会学分析》、《当代中国社会建设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
|
李友梅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一等奖(2020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8年)、上海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08年)、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0年)、上海市第十一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2年)、上海市第十二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4年)
|
94 |
《数字档案馆生态系统研究》 |
金波、丁华东、倪代川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论文奖一等奖(2020年)、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6年)、入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3年)
|
95 |
《古代埃及象形文字文献译注(上、中、下卷)》 |
郭丹彤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
96 |
《〈永乐大典〉小学书辑佚与研究》 |
丁治民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
97 |
“美国毒品问题研究”(《科学与政治之间:美国医学会与毒品管制源起(1847-1973)》、《变动社会中的政策选择:美国大麻政策研究》) |
张勇安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2020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8年)、上海市第十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一等奖(2010年)
|
98 |
《元末明初大转变时期东南文坛格局及文学走向研究》 |
饶龙隼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
99 |
《集装箱港口运作管理优化问题研究》 |
镇璐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
100 |
“中国社会学基础理论研究”(《从“国家与社会”到“制度与生活”:中国社会变迁研究的视角转换》、《家国之间:柏拉图与亚里士多德的家邦关系论述及其启示》) |
肖瑛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论文类二等奖(2020年)、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6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8年)
|
101 |
《事实与价值——休谟问题及其解决尝试(修订本)》 |
孙伟平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
|
102 |
《十七世纪欧洲与晚明地图交流》 |
郭亮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著作类二等奖(2020)、上海市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著作类二等奖(2016)
|
103 |
“中国社会组织制度转型研究”(《当代中国社会组织的制度环境与发展》、《政府治理机制转型与社会组织发展》、《中国社会组织成长条件的再思考——个总体性理论视角》) |
黄晓春 |
2020 |
教育部第八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青年学者奖(2020年)、上海市第十一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和宣传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6年)、上海市第十四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论文类一等奖(2018年)
|
104 |
“Hierarchic al Crack Buffering Triples Ductility in Eutectic Herringbon e
Highentropy
Alloys” |
钟云波(通讯作者,第一单位) |
2021 |
Science
|
105 |
《邓伟志文集》 |
邓伟志 |
2022 |
上海市第十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学术贡献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