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钢用在刀刃上——“自然论坛”第15讲•董瀚教授讲述钢的故事

发布时间:2017-11-27投稿:王婧 部门:期刊社 浏览次数:

钢,这种在现代社会中非常常见的材料,通常给人以一种单调、坚固的感觉。在钢铁材料专家眼里,钢的形象则要立体、丰富得多。

11月24日下午,在上海大学宝山校区东区材料学院520室,上海大学材料学院董瀚教授带来题为《好钢用在刀刃上》的精彩报告,全面、生动地讲了与钢有关的故事。报告由上海大学材料学院副院长骆军教授主持。报告由《自然杂志》编辑部主办, 为“自然论坛”高级科普讲座第15讲。

董瀚教授为上海大学材料学院院长,钢铁研究总院副院长,中国金属学会特殊钢分会会长。主要研究方向是钢铁材料的高性能化理论与技术。国家科技部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全国劳动模范。

在报告中,董教授讲了铁在自然界的存在形态,它是如何演变成为钢铁材料的,钢铁材料的未来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钢是构建人类文明的基石,从我们每天使用的菜刀到飞机的起落架、轴承,钢以其超高强度成为无可替代的材料。制造汽车需要大量使用钢,建筑行业需要大量使用钢,钢是建筑业、制造业和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成分。从公元前1333年古埃及以天外来客——陨铁为原材料打造的历经三千多年依旧锋利的图特卡蒙匕首,到中国汉代得到广泛应用的铁犁,钢铁的运用推动和见证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历程。钢铁工业的技术创新和进步,使得钢进入寻常百姓家,价格堪比蔬菜价。对耐酸钢、耐热钢、耐磨钢、耐腐蚀等特殊性能钢存在需求,依赖于不断的技术创新与进步。

报告结束后,董教授与现场听众进行互动,回答了多个提问。董教授指出:“钢铁行业降低生产成本,工艺是最有效的环节。”在回答钢铁行业未来发展方向时,董教授指出:“钢铁工业是自动化程度较高的行业,在大数据的基础上,通过合适的处理方法,可能会率先实现智能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