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响金秋,收获硕果——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师生音乐会荣登星广会舞台

发布时间:2017-10-10投稿:肖楠楠 部门:音乐学院 浏览次数:

10月1日上午,上海音乐厅星期广播音乐会迎来一批年轻的学子,在这个金秋十月,来自上海大学音乐学院的师生们为星期广播音乐会的观众献上了一台中西合璧、形式多样的音乐盛宴。

上海大学的老校长、著名的科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钱伟长先生曾经说:“我们要培养的学生首先应该是一个全面的人,是一个爱国者,一个辩证唯物主义者,一个有文化艺术修养、道德品质高尚、心灵美好的人;其次,才是一个拥有学科、专业知识的人,一个未来的工程师、专门家。”秉承着钱校长的教育理念,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不断改革创新,在培养复合型音乐专业人才的同时面向全校师生开展了独具特色的音乐素质教育工作和音乐普及工作,让所有在校学生都有机会插上艺术的翅膀,在音乐的天空翱翔。今天,在璀璨的星广会舞台,来自各个专业的上大学子一展自己的音乐天赋,而上大音乐学院的这些身兼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主力教师和专业学生们也走上舞台,他们共同用歌声与乐声在金秋十月庆祝收获的喜悦,展示音乐教育的硕果,奏响华美的青春乐章。

担任本场星广会的主持人王勇,还有一个新身份:上海大学音乐学院院长。音乐会开场由上海大学合唱团带来多首耳熟能详的曲目,包括抒情歌曲《我的祖国》和《致祖国》等被一一演绎。真挚朴实的歌词,委婉动听的旋律,表达了上大师生为祖国母亲的68岁生日献礼的真挚情感,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授李建林和王思思老师担任领唱。两首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师创作的原创曲目也被上海大学合唱团生动演绎。由上海大学音乐学院教授狄其安老师作曲的《京韵》,以京剧“西皮”、“二黄”、“四平调”等音乐元素为素材,民族风格强烈。音乐学院青年教师欧阳鑫勃博士创作的《风·月夜》,通过音乐、文辞契合戏剧场景,巧妙得表现了一位年轻人欣赏月夜又害怕孤独、敬畏自然的复杂心情。

音乐会的后半程,是一场以器乐节目为主的饕餮盛宴。上大音乐学院中提琴教师魏震演奏的《浪漫曲》,旋律优美,富于歌唱性。90后竹笛教师范临风吹奏的《中国随想No.1--东方印象》具有浓郁的江南风情,技术难度颇高。旅美小提琴博士谭雅冰演绎的圣桑《引子与回旋》热情与忧伤并存,抒情与叹息同在,矛盾的情感仿佛在她的弓弦上激烈碰撞。声乐教师张雯雯带来的《咏梅 》以毛泽东诗词为基础,质朴地旋律与她高超地演唱技巧沁人入心。上大音乐学院副院长、著名旅美小提琴家夏小曹教授与旅俄小提琴博士胡君老师演绎的小提琴二重奏《前奏曲》和《圆舞曲》充满浓郁的异国风情,诉说着一段缠绵往事。

音乐会的尾声,近年来在上海和全国获得多项荣誉的上海大学弦乐团登场,在夏小曹教授的领奏下,演绎了柴科夫斯基的名作《C大调弦乐小夜曲》第一乐章。第一乐章难度非常大,弦乐团充分表现了此乐章的特点,琴声庄重有力,色彩沉郁而略含哀怨但又充满内在活力。曲毕,中国著名指挥家,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名誉院长、93岁高龄的曹鹏先生登台,挥棒上海大学弦乐团再次奏响《我的祖国》的优美旋律,为本场音乐会奏响了最有意义的音符。在观众的热烈掌声和阵阵喝彩声中,上海大学弦乐团又加演了《匈牙利舞曲No.5》和《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本场音乐会是上大音乐学院专业教育和素质教育的全面展示,也是一次综合性高校音乐学院参与社会演出的有益尝试。本次演出不仅是上海大学音乐学院展示教育硕果的契机,也是综合性高校音乐学院站上社会艺术舞台,向广大市民宣传推广高雅艺术的新途径。今后上海大学音乐学院也将不断尝试通过社会专业的艺术剧院不断参加更多的社会演出,由此更好的承载高校文化传承和社会服务的职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