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与钢铁工业论坛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2017-12-01投稿:关艳芳 部门: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浏览次数:

为了交流人工智能与冶金智能化的最新进展与创新思路,分享人工智能在各领域发展的经验,促进大数据、智能化、移动互联网和云计算等技术在冶金行业的应用,推动人工智能在钢铁工业的应用与发展,由中国金属学会主办,上海大学承办,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和中信泰富特钢集团协办的“人工智能与钢铁工业论坛”于11月27日在上海大学召开。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刘玠院士以及来自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北京联合大学、中信特钢、东软集团、鞍钢集团、宝钢集团和上海大学的专家莅临论坛演讲,来自中国金属学会、全国各地钢铁公司的专家和技术人员、全国冶金院校的师生近300人参加本次论坛。会议由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任忠鸣教授和副主任杨健教授主持。

校长金东寒院士高度重视论坛的举行,全程参会并致辞,代表上海大学向光临本次论坛的各位院士、专家和各位嘉宾表示衷心感谢和热烈欢迎,感谢协办单位中信泰富特钢集团为本次论坛的成功举行做出重要贡献。人工智能经过60多年的演进,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年来在大数据、智能化、云计算、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强烈需求的共同驱动下,人工智能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美国、德国、英国、法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纷纷出台促进人工智能发展的战略规划与举措,Microsoft、Google、Facebook为代表的国外高新技术企业,以及百度、阿里巴巴、华为为代表的中国高新技术企业也纷纷行动,制定了人工智能的发展规划并正在强力推进实施。为抢抓人工智能发展的重大战略机遇,构筑我国人工智能发展的先发优势,国务院于今年7月8日印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人工智能是上海大学学科发展的重点,也是上海大学的优势研究方向。将上海大学的冶金工程和人工智能两个优势融合发展,开展冶金智能化的研究势在必行。

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做了题为“人工智能:经济发展新引擎,社会发展加速器”的精彩演讲,阐述人工智能60年发展历程,分析围棋脑、驾驶脑等人工智能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人工智能的内涵与外延,智能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已经提升到国家战略的高度,,对于经济繁荣、国家安全、人口健康、生态环境和生活质量,对于整个人类社会发展,正起到加速器的作用。为实现“2030年中国成为全球人工智能高地”的国家发展规划,要以改革的精神先行培养人才,率先成立一批机器人学院、人工智能学院和智能科学和技术学院。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将结合新工科建设组织论坛,探讨学院的学生招生、课程设置、学院科研、教学改革等,提升我国智能教育的国际竞争力和中国特色话语权。

浙江大学计算机学院庄越挺教授做了“跨媒体智能和知识计算服务”的报告;西安交通大学电信学院王进军教授、上海大学杨健教授、鞍钢集团信息产业公司、鞍钢未来钢铁研究院王军生博士、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先行产品研发事业部赵立军博士以及宝钢研究院智能制造所首席研究员杜斌等分别做了“计算机视觉和深度学习”;、“我国冶金智能化的发展”、“带钢生产全流程表面质量检测系统”、“感知融智:东软的AI应用实践”和“钢铁业智能制造技术探讨”的报告。报告围绕人工智能发展现状和趋势,人工智能技术在冶金工业应用现状和今后发展机遇与方向两大主题,进行了深入探讨。报告深入浅出、精彩纷呈、引人入胜,报告人和参会代表们进行了探讨与互动。最后,刘玠院士针对冶金企业应用人工智能的情况及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思考和想法,并就冶金人工智能的发展方向提出了设想与期望。

省部共建高品质特殊钢冶金与制备国家重点实验室已经布局成立了冶金智能化研究方向。本次论坛的举行,将有力地推动上海大学冶金工程学科与人工智能学科的深度融合,促进冶金智能化研究方向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