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与世界——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华信“一带一路”青年沙龙举办

发布时间:2017-11-17投稿:谢瑾 部门:宣传部 浏览次数:

11月17日下午,第十五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国华信“一带一路”青年沙龙在上海大学钱伟长图书馆举行。来自39所国内外“一带一路”国际专项赛参赛高校、港澳台学生等近100位青年代表参加本次沙龙。全国学联驻会执行主席赵泽群主持沙龙。

本次青年沙龙共有主旨报告、交流讨论、青年倡议仪式三个环节。在主旨报告环节,来自上海大学、台湾大学及阿拉木图对外经贸大学的青年代表分别围绕“青年与创新”、“青年与未来”、“青年与社会”三个议题发表了独到见解。

 

青年创新,见微知著,共享理念,席卷社会的“共享文化”风暴源自于一辆小小的单车。而当热潮渐退,环境保护、经济运营可持续等问题纷纷涌现。面对共享文化,如何把握机遇,迎接挑战显得至关重要。来自上海大学的王立峰从共享单车谈起,以小见大,深刻揭示了共享文化的浪潮下潜藏的机遇与挑战。

 

青年学子以创新成就自我,反哺社会,让我们看到了源源不竭的科创新力量,而多元文化共融,跨国际交流日益增多的背景下,思考青年未来的教育新常态则显得至关重要。来自台湾大学的江如意以自己的亲身经历结合与海内外院校交流的经验,提出了在文化共融背景下教育的发展方向。

 

精益求精的禀性,淡泊名利的心性,锲而不舍的韧性,锐意进取的个性,共同铸就了工匠精神的内涵。那么,在国际化视野下,工匠精神与创新实践有存在着怎样的内在联系?来自阿拉木图对外经贸大学的Madina Evchenko对此作了深入探讨,并阐释了国际化视角下的青年更要在实践中发扬传承工匠精神。三位代表精彩的发言各具特色、见解独到,获得了在场嘉宾的阵阵掌声。

交流讨论环节中,来自境内外高校的青年代表分别就以上三个议题进行深入讨论,现场气氛热烈。来自白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无线电电子大学的ANASTASIA YURKOVSKAYA表示在白俄罗斯根本没有共享经济,在她眼里共享经济是全新的事物,也是非常有意思的话题。她认为虽然推动共享经济进入其他国家具有挑战性,但是她还是渴望白俄罗斯能够拥有共享经济,作为青年人我们应该共同在世界范围内推进共享经济。

来自印度的阿育王大学的Yash Vardhan Gaddhyan和上海大学的胡孟蓝就教育与文化的融合性做了深入探讨。他们认为,教育的未来发展应该体现出融合性,面对教育与文化差异的挑战,我们应当促进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能够通过就业、语言学习等途径加强文化交流,推动教育与文化的融合。

来自上海大学硕士研究生尹倩深入阐释了“工匠精神”的内涵,她说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体现了工匠对高品质制造和服务的追求,体现了工匠对消费者高度负责的精神,体现了工匠对生产技术和服务工艺永不满足的追求。“工匠精神”是当代青年就业和个人发展的需要,只有具备良好职业精神的毕业生,才能成为行业里面的专家、技术能手,才能在未来职业生涯中脱颖而出。

 

 

 

       短短半小时的讨论中,青年学子冲破地域、思维局限,畅所欲言、增进交流。在小组代表发言中,每一组成员都围绕“青年与世界”主题进行深入阐述与挖掘,并提出不少具有思想性与实践性的意见和建议。

       最后的青年倡议仪式中,主持人宣读了以青年沙龙名义发出的对青年人的倡议。该倡议紧扣“一带一路”精神,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对青年人的新要求、新期盼,倡议所有青年人紧跟时势,创新创业,在为社会创造更多价值的前提下更好地实现自我的发展;具备国际视野,树立大局观,在国际交流合作中实现共赢;自觉肩负起时代赋予的历史使命,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用青春承载理想,用奋斗成就未来,谱写壮美恢弘的青春画卷,奏响雄浑激扬的青春乐章。

       沙龙结束后,来自白俄罗斯国立信息技术无线电电子大学的带队教授ULADZIMIR PARKHIMENKA对本次青年沙龙给予了高度的支持和赞同。他认为,这是一个有助于各国青年进行直接的文化交流和切磋的平台。在这里,青年们可以畅所欲言,分享彼此的想法以及对未来的计划和憧憬。同时,来自上海交通大学的学生代表马佳倩谈到青年不仅要立足当下、脚踏实地,更要胸怀天下。我们要不断创新,敢于挑战,以足够的能力和魄力去把握世界的脉搏。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此次“一带一路”青年沙龙聚焦青年以创新铸就未来,以创新造福社会,让世界看到青年的力量,深刻展现了当代青年思考的理论深刻性和当代青年行动的社会有效性。